04.18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泉州人喜歡插香花。如果你沒在西街買過手扎的含笑花、梔子花、玉蘭花、茉莉花……那你,就太不西街了。

泉州人也喜歡以花獻佛。這是對真主敬花的阿拉伯人大量湧入刺桐城後,對古泉州人影響至深的一個沿襲民俗。

《泉州人都愛花》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你注意看,西街頭鐘樓處,總有兩個腳踏車花架,兩個阿婆在賣花,一個70多歲,一個80多歲。每天五六點就在,上午10點多回去。

西街中段裴巷口,那隻大斑馬壁畫下,有一個大得多的花攤,一般上午有下午沒有。

再往前走,進到開元寺大雄寶殿,一束一束的鮮花,每天上午前,已插滿佛堂前。每個月的26日,香客最多,花也最多。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5點半的天微微亮,林梅花打開西街裴巷1號的店門,在這繁盛的花期裡,她每天都在迎接一位老人。

一陣“噗噗”的聲音,一輛電三輪車停在巷口。

“阿梅,今天是700朵的梔子花哦。”一雙黝黑皸裂的大手,從花籃裡,捧起幾朵雪白的梔子花苞,遞給阿梅看。

“又是凌晨趕著摘的嗎?”圍著圍裙,51歲的梅花,笑盈盈地幫著將梔子花移到巷口的長桌上。60歲的美華的頭上戴著斗笠,一塊大紅布包著斗笠,布的兩端系在下巴處。

“你看著累,要多休息。”梅花知道,這又是凌晨四五點的花田裡,美華用手一朵朵折下的梔子花。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我用手摘比刀還快,一天摘2000朵呢。”美華張開常年摘花的手,又厚又黑的指甲,縫隙裡浸滿了花梗的汁色。

梔子花5朵做成一個小花札,梅花熟練地綁好,堆疊起一座美麗的花塔。“一紮一兩塊錢,就可以嗅一個禮拜的花香。”梅花說,老人種的梔子花,比花市批發的都香,暖暖濃濃似香水。九點不到,就全被愛花的人帶走了。

梔子花短暫的花期基本結束了。美華說,這是最後一天的梔子花,明天給你送些玉蘭花來,茉莉花也很快要綻放了。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玉蘭花的花期早就到了。西街鐘樓處,曾(音)阿婆和蔡阿婆的花架上,今天已經用塑料袋各自裝著一朵朵的白色玉蘭花在賣。

“一塊錢5朵。”

時不時有騎著電動車的年輕女性或晨起散步的阿婆停下來,買上一元兩元,最多5元。我都問她們同一個問題:“這花買回家,放哪啊?”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我隨意把它們放桌上,很香”

“放在浴盆裡”

“就別在身上,你看,(胸前)這個別針”

濃郁的香花誰不愛呢,但這樣把美成束出售,倒多了幾分情趣。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現在的花種有千日紅、金盞花、康乃馨等。千日紅有籽,用得最多,取義“多子多福”。白色千日紅與男孩相關,紅色千日紅與女孩相關。

帶著花頭巾的曾阿婆20幾歲時,就站在鐘樓口賣花,一站就是60年。背有點佝僂的她,一點都不怯生,看人走進了,就招呼:“來啊,買花嗎?”

邊上的蔡阿婆也70多歲了,從紙巾廠退休後,就來接母親的班。她的母親也曾站在鐘樓口賣花,站到80多歲。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據泉州方誌委副主任許曉松在《泉州海絲史話》裡寫道的:

隨著阿拉伯人大量到泉州經商貿易,傳教定居,因其對真主敬香花,婦女插香花的習俗也直接影響著泉州百姓。素馨花、含笑花、指甲花、茉莉花等大量種植及花產業的興盛,甚至衍生出整條街巷從事花產業,泉州插花、敬花、種花相沿相習。花巷、雲麓花苑地名即起於此。

許曉松說,以前泉州很多地方都曾是花圃,專門種花來賣。現在少很多,面積也不如從前。

曾阿婆和蔡阿婆的家都在朝天門學府路附近,那裡就曾是泉州的一個花圃園。曾阿婆17歲從廈門回泉州,當時嫁的就是一戶種花的人家。她們說,家裡現在都還有種一些常用的花,比如千日紅。

能一下子給裴巷阿梅的花攤供700朵自種梔子花的美華,家在豐澤雲麓村,也就是許曉松在書中提到的雲麓花苑。該村原是南宋阿拉伯人泉州提舉市舶蒲壽庚的私家別墅。

美華有片一畝四分地的田,種著空心菜、茄子、瓜果,這是她和一群鴨子的口糧;菜的旁邊,是一畦畦開著白的玉蘭花,鵝黃的雞蛋花,紫色的雞冠花,成排的黃雛菊……這些花除了送到西街,也是蟳埔女頭上鮮花的來處。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阿梅,我的乖孫明天要結婚了!今天加幾朵大紅的花!”80來歲的張阿婆輕捂著嘴,朝梅花的耳邊側去。張阿婆是她裴巷的老鄰,敬佛的花也是梅花幫著搭配。

幾隻百合,搭上星星點點的水金草,和幾朵紅色康乃馨。抽條紅繩,紮好定住,不過三兩分鐘,便是一捧花束。

在這個巷口開了20年的花店,每天都有一群買花人,在等待著她。最熱鬧的要屬農曆每月的二六開元寺勤佛日,24歲的女兒都要請假來幫忙。凌晨三點多,花店開始張羅,前往開元寺勤佛的人,一波波趕來。買花的人擠在巷口,一枝花幾塊錢,一整天下來,幾千朵花被成百上千的人帶走,兩雙賣花的手都不得閒。

這時,梅花總錯覺,全世界的人都來買她的花,全世界的人都如此愛花。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如果生活無法給我們一座花園

那我們就送自己一捧芳香

有人已經站了20年、60年

你還要等多久

福建泉州:一座城,一捧花,一位老人慢悠悠的把花帶回家

文 / 燕婷 麥麥 圖 / 呂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