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他在中國給蘇軍烈士站崗—這位中國人家裡有大量俄軍裝備


在大連市金州區有這麼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他與一般的收藏家不同,他並沒有腰纏萬貫,也不收藏普通的古董珠寶書畫,更確切的說,他只是一位對蘇聯有著特殊情懷的軍迷收藏愛好者。他住在一個偏僻的村子裡,出行工具也只是一輛跟隨他好多年的摩托車。

1945-1955年蘇聯軍隊進入大連,朝鮮戰爭爆發,由於董家溝的特殊地理位置,500名蘇聯軍人駐紮在這裡。鍾兆簡於1965年出生後,就經常聽村裡人講蘇聯軍隊的事情,再加上喜歡看蘇聯電影,所以,從小他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慢慢在他20多歲的時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

鍾兆簡正式開始收藏蘇聯時期的物品是在1995年,曾經他家裡有一件電影中二戰時期的M43式軍大衣,他花了一千塊錢從老百姓手裡買到了,他特別的自豪,並且送給了一名蘇聯軍人。

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的走上了收藏之路。他去過四次俄羅斯,第一次去俄羅斯是在二十年前的時候,帶著膠片相機,坐火車從西伯利亞過去。每次他都是帶著目的性去的,前幾次是購物,順便了解一下蘇聯時期的發展程度,解體以後的狀況,他想親眼目睹一下俄羅斯作為世界列強是什麼樣的。

他自學俄語,可以簡單與他們交流,他說下次去俄羅斯的時候要看東正教的教堂。他有一本東正教的教科書,反覆在看,體會其中的精髓。他還要看閱兵,感受戰鬥民族的精神,體會人家的文化。


去遠東國立大學看太平洋艦隊看第一個到達阿莫爾的人的雕像。他崇敬俄羅斯,他認為俄羅斯強大富有,民族素質高。他曾經在俄羅斯受到一個人的幫助,那個人二戰時期的裝備什麼都沒有,就沒有德國鋼盔,鍾先生說下次如果還能碰見他就送給他。

他喜歡蘇聯並不是盲目的收藏,雖然現在蘇聯時期的藏品市場變少了,真品也少了。他說只要有一口氣就會接著幹下去,由於自己的孩子不喜歡這些東西,他決定積攢一定程度送給合適的、和他同樣喜歡蘇聯的俄羅斯人。

鍾先生對錢財理解跟別人不一樣,雖然他住著簡陋的房子,騎摩托車出行,但是還是執著的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

他家裡列寧的雕像都是成系列,各種時期的列寧雕像、童年時期的、少年時期的、青年時期的,唯獨缺少一個達到頂峰時期的,他晝思夜想就想要一個,終於在俄羅斯買到了,怕海關不讓帶,於是坐火車在西伯利亞的土地上 ,捧在懷裡,生怕被人發現。

每年的5月9日勝利日,鍾兆簡都會身著一身軍裝,騎三個小時的摩托從金州到旅順烈士陵園祭奠逝去的英烈。

據鍾先生講,有些人看見他的第一反應都很驚訝,一個老頭不像個士兵卻穿著這樣的軍裝,大家都很難理解他這樣做的目的。而鍾先生會說:“我們大連自清朝就被日本奴隸,沒有蘇聯軍人的獻身,我們可能就不會有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