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胡適不認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1962年2月24日, 胡適在臺突然去世。今天恰逢先生忌日,特發此文,以為紀念。

胡適一直主張“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他在濟南期間即發現和研究了一個問題——大明湖名景“佛山倒影”。

胡適不認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胡適不認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佛山倒影

老濟南都知道,“佛山倒影”是泉城的一道著名景觀,晚清小說家劉鶚在《老殘遊記》“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人絕調”一回中的描述令世人迷醉:“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正在歎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得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胡適不認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胡適

胡適不認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胡適

千佛山不甚高,距大明湖又有十幾里路,很多人依此認為其影不大可能映入湖中,再者“佛山倒影”又不為遊人所常見,所以人們便懷疑是劉鶚杜撰的。胡適也傾向於這種意見,特別是遊湖時尋訪此景不遇,更堅定了他的認識。後來胡適在《〈老殘遊記〉序》中這樣寫道:“《老殘遊記》裡寫景的部分也有偶然錯誤的。蔡孑民(蔡元培字孑民)先生曾對我說,他的女兒在濟南時,帶了《老殘遊記》去遊大明湖,看到第二回寫鐵公祠前千佛山的倒影映在大明湖裡,她不禁失笑。千佛山的倒影如何能映在大明湖裡呢?即使三十年前大明湖沒有被蘆田佔滿,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大概作者有點誤記了罷?”

其實“佛山倒影”並非子虛烏有,只不過對天氣的要求比較苛刻罷了,據說須達到以下條件方有可能觀賞:一是湖面需風平浪靜,波瀾不興;二是空氣透明度要高;三是湖水純淨不汙染。一般來說春秋季節雨過天晴的時候是最佳觀賞時間,早晚均可,胡適偶爾來此遊湖,不可能正好遇見。今天看來,胡適對“佛山倒影”一說的否定,的確有些孟浪,也不太符合他一貫沉穩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