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前兩天干媽的朋友帶娃補牙,10顆蛀牙花了近2萬元,手術需要全身麻醉......

據我瞭解,她是個很重視娃牙齒的媽媽,老早就給娃戒了夜奶和奶瓶;嚴格控制娃吃糖,幾乎不給糖吃;娃每天早晚刷牙,相當認真自覺。

做的這麼仔細,為啥娃還是長了那麼多蛀牙呢?

今天干媽就來聊聊,給娃護牙,媽媽通常會踩哪些誤區,以及科學護牙到底該怎麼做。

1

三大誤區

讓護牙功虧一簣


小小年紀一口小黑牙絕對不是個例,2017年國家衛計委發佈數據: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

方法做不對,護牙全白費。踩中三大誤區,想讓娃有一口好牙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來不吃糖為啥還得蛀牙?

可能是隱形糖在作祟

《口腔預防醫學》明確指出,糖的攝入量、攝入頻率及糖加工的形式與齲病有密切關係,蔗糖是致齲性最強的糖。

防蛀牙少吃糖是對的,但除了糖果以外,某些零食、飲料中的含糖量比水果糖還高↓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看圖說話,某知名棒棒糖的糖含量6g/根,喝一盒某益生菌飲料相當於吃了2塊半水果糖,就問你意不意外?

除了糖果和零食,饅頭米飯炸油糕等碳水化合物類的食物都是細菌的最愛,吃完不漱口的,都給“蛀蟲”留下了可乘之機。

所以說,光禁糖沒用,小零食不離口,飯後不刷牙,牙齒上的殘渣極易滋生大量細菌,這對牙的危害,可比定期定量吃糖果大多了。

每天刷牙還有蛀牙?

6歲前需要爸媽給娃刷!


9102年了,還有從不刷牙的娃嗎?每天都刷,為何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還高達70.9%?真相是,6歲前需要爸媽給娃刷牙!

刷牙需要裡裡外外、面面俱到,方法用對事半功倍。讓娃自己刷,用再多蠻力多半也是刷不乾淨的。

這是因為,刷牙是一個精細動作,而小孩子的手指靈活度是有限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精確地完成全方位的刷牙工作,長久下來,牙縫裡會積累不少事物殘渣,這些殘渣會腐蝕孩子的乳牙。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6-8歲前,孩子不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刷牙。也就是說,在孩子6-8歲前都不能讓他們獨立刷牙,爸爸媽媽一定要代勞。

這個親密動作

更是導致蛀牙的元兇


很多人給娃餵飯,常規動作都先吹一吹,有些老人甚至嚼飯喂娃↓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這和蛀牙還能扯上關係?當然!這一吹、一嘗,甚至是嚼飯喂的,娃吃到嘴裡的不光是食物,還有變形鏈球菌(主要的致齲菌)

嬰幼兒口腔中變形鏈球菌植入越早,患齲率就越高。雖然每個人口腔中終究會出現致齲細菌,但定植晚的娃,其齲齒髮生幾率和個數都更低。

乾媽得多說一句,這還不是毀牙這麼簡單,要是大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很可能通過吹飯、嚼飯傳染給娃,那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所以,給嬰兒喝的奶或水,把握不好溫度自己先來一口的、給娃吹飯、甚至把大塊食物嚼碎了給娃喂的……家人有這種行為的,別不好意思,文章轉給他們看。

誤區避開了,正確的護牙方法是什麼呢?先了解蛀牙是怎麼形成的,再談如何防治就容易多了,咱們先捋捋牙是怎麼被蛀掉的。


2

給娃護理出一口好牙

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


大多數人認為,“不吃糖+勤刷牙”是預防蛀牙最有效的手段,這種說法是不全面的。真相是,下面這四點,有一環出問題娃的牙齒就危險了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簡單說就是,

細菌菌斑分解牙齒上的食物殘渣產生酸——酸腐蝕牙面——時間一長牙面形成齲洞。

那些媽媽很重視娃的牙齒護理,可娃還是長了蛀牙的,肯定是這四個環節出了漏洞,讓“蛀蟲”有了可趁之機。

你給娃的日常護牙有漏洞嗎?跟乾媽一起診斷一下吧。

“食物”

定時定量的吃,吃完及時漱口


細菌喜歡的遠不止糖果一項,幾乎所有天然食物,如米飯,麵包,饅頭,土豆,水果等都含有碳水化合物,都是細菌的最愛。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一日三餐,加上加餐、零食、奶製品密集安排、偶爾還得來兩塊水果糖,小牙一直“泡”在食物裡,尤其是又甜又粘的零食,相當於富養了牙齒上的“蛀蟲”。

有沒有不傷牙的吃法呢?有!

比起零食不離口,定時定量的吃更可取。三餐之外可以有集中的零食時間,但吃完要漱口,及時清理牙齒上的殘渣。


“菌斑”

早晚刷牙+牙線能有效去除


不管飲食習慣多健康,都免不了有殘渣遺留在牙縫裡,有殘渣就會滋生細菌↓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為牙除害”並不難,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就是刷牙,目前娃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刷牙頻率不正確,二是刷牙方法不正確。

| 刷牙頻率:最少早晚兩次刷牙

早晚兩次刷牙是比較科學的,晨起刷一次,晚飯後或臨睡前再刷一次,這樣就可縮短食物殘渣在齒縫中的積閼時間,不給細菌滋生機會。

2017年的調查數據顯示,5歲和12歲兒童每天兩次刷牙率分別為24.1%、31.9%,看來,每天刷兩次牙,只有很少的娃做到了。


| 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能有效去除菌斑

中國口腔醫學會發布了一套標準刷牙法——巴氏(Bass)刷牙法,能有效去除齦緣附近及齦溝內菌斑。

6-8歲之前,不要指望娃獨立自主刷牙,別忘了,刷不乾淨≈白刷,爸爸媽媽要監督或親自幫娃刷牙。費神7、8年,受益一輩子。

| 牙線:沒刷乾淨的牙線再助攻一把

單靠刷牙是無法完全清潔牙縫的食物殘渣的,最常見的鄰面齲就是從牙縫開始的蛀牙,建議用牙線再掃蕩一遍。

原則上牙齒出現鄰面接觸就可以使用了,也就是有兩顆以上並排挨著的牙時就該用了,一天至少一次。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兒童牙線棒造型都挺可愛,有些還有水果味,娃很容易接受。


“牙齒”

含氟牙膏+定期塗氟+窩溝封閉


對護牙來說,食物、細菌都是外在因素,讓牙齒本身變得堅固,對於抵擋細菌的侵襲至關重要,下面我們來攻克牙齒環節↓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選擇含氟牙膏、定期塗氟、窩溝封閉是目前公認的能固本強基的方法。

| 含氟牙膏:建議乳牙萌出時就用


媽媽可能會擔心,太小的娃用含氟牙膏會不會不安全?乾媽瞭解到,2014年美國牙科協會和美國兒科協會均建議,

從乳牙開始萌出時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氟能抑菌、修復、堅固牙齒,美國牙醫學會認可的牙膏都含有氟化物。不含氟的牙膏沒有防齲的效果,所以如果想保護好牙齒,預防齲齒,必須給娃選含氟牙膏。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也認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齲措施,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預防齲病,特別適合有患齲傾向的兒童和老年人使用。

調查顯示,5歲和12歲兒童含氟牙膏使用率分別為42.1%、55%,使用率並不樂觀。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兒童牙膏建議用量:建議3歲以下娃使用“一薄層”或“大米粒大小”量的含氟牙膏;3-6歲娃,使用“豌豆粒大小”量的含氟牙膏。

我國國標GB8372-2008 規定兒童含氟牙膏的氟含量在0.05%到0.11%(500-1100ppm)之間。只要是正規的兒童牙膏,用量正確,即便娃吞食了也是安全的。具體算法給娃用含氟牙膏會中毒嗎?

像這種含氟量只有500ppm的,9個月的娃使用完全沒有問題↓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含氟牙膏怎麼選?

| 塗氟:每3—6個月塗一次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孩子半歲第一個乳牙萌出後,就可以每隔半年面診兒童牙醫進行局部塗氟防齲,一般為3—6個月塗一次。

3歲以後娃上了幼兒園,很多學校會組織集體塗氟;上幼兒園之前則需要媽媽帶娃到口腔科面診塗氟。

塗氟既簡單又安全,娃不會有不適感,5步就能搞定↓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 窩溝封閉:3歲以上娃窩溝深就建議做

兒童恆牙蛀牙中90%以上都是窩溝齲,做好窩溝封閉能大大降低患蛀牙的概率,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預防齲齒、保護新生恆牙的方法。

現在有很多省份都有財政支持,對二年級學生(7—9歲兒童)免費窩溝封閉,但往往僅限於4顆“六齡齒”。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其實,最理想的情況是,不管是乳牙還是恆牙,只要窩溝很深,細菌和食物殘渣很容易堆積,都應該做窩溝封閉。

如果孩子在3到4歲期間,能配合牙科醫生操作,窩溝很深,建議帶娃去醫院做,大約50元/顆,都做下來200-400元就能搞定。

窩溝封閉無痛、不傷牙,窩溝封閉後,原有的細菌斷絕了營養來源,逐漸死亡;另一方面外面的致齲細菌不能再進入、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從而達到預防窩溝齲的目的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時間”

建議每年帶娃看牙醫


蛀牙形成的四個條件攻克了仨,最後一個就是時間↓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細菌搞破壞是需要時間的,如果長時間清理不乾淨,就有長蛀牙的可能。

為了將這種可能性降到最低,不給“蛀蟲”作妖的機會,定期看牙醫,早發現、早糾正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兒童牙科學會建議,孩子在1歲前就要看一次兒科牙醫,並建立“牙齒檔案”;出牙後每年拜訪牙醫1-2次。

牙醫會確認娃所有牙齒生長是否正常,發現早期蛀牙,提出護理方面的建議。

3

最後絮叨

乾媽始終認為,一口好牙是爸爸媽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這事兒最大的障礙是,很多“想當然”的方法都是錯誤的。

做“防蛀牙項目”研究,幾乎推翻了我所有關於護牙的陳舊“常識”:牙膏,可吞嚥果味不含氟,果斷扔了;長這麼大沒帶娃看過牙醫;沒塗氟、沒窩溝封閉,牙齒在“裸奔”。

寫完推文,我第一次帶娃面診牙醫,20分鐘做了8顆乳牙的窩溝封閉,無痛,娃配合得很好;醫生還花了5分鐘給我宣講科學護牙法,和這篇文章的觀點不謀而合。

我和同事開玩笑說,一步不落的按照乾媽推薦的四招給娃護牙,一顆蛀牙都不會有,因為蛀牙根本沒有“作妖”的機會。

讓“蛀蟲”無藏身之處,不花哨,沒噱頭,總結起來就四點↓

認真刷牙、不吃糖的娃竟得了10顆蛀牙,只因家長疏忽了這4點

轉給身邊有娃的媽媽

每個娃都該擁有一口好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