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十六歲出嫁,遭到婆婆虐待被咬斷腳筋,後遇花心男,被拋棄兩次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李白

對於女子,自古以來的地位就不甚平等,甚至是孔子這樣的思想家也曾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可女子向來遭受的就是最大的苦難,這並不是偏頗。嫁人婦人之後,要操持家務,要照顧丈夫一家,還問生兒育女。

十六歲出嫁,遭到婆婆虐待被咬斷腳筋,後遇花心男,被拋棄兩次

現代社會對於女性的負擔似乎更為沉重,他們希望自己的妻子可以有成功的事業,有上的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能力。可似乎從來沒有人想過女子也不是超人。

我國民國時期的女性與最早封建社會的女性相比似乎幸福一些,大多數不能忍受陋習似乎小了一點,但根本上的地位依舊沒有變。白薇,我國近代時期著名的作家。那個年代雖是社會動盪,但一些藝術家的生活相對還是好過的,可這裡面並不包括白薇。其實,她的原名叫做黃素如,筆名才是白薇。雖不知道她筆名的由來,可白薇也是一種植物,在艱難的環境中生長,或許在逆境中生長也是她的初衷。

十六歲出嫁,遭到婆婆虐待被咬斷腳筋,後遇花心男,被拋棄兩次

從小的時候,家人對於白薇的照顧幾乎微乎其微,可能也因為她是女兒的緣故。白薇的父親是一個知識分子,也參加過幾次關乎文化的革命,可封建社會遺留下的陋習可能依然留存在他的意識中。就像一般家庭裡的大家長一樣,她的父親也是如山一樣的存在,幾乎屬於發號施令的人,對於給予白薇關心這件事上他似乎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這可能也造就了白薇以後的悲慘生活。

十六歲的少女,如花一樣的年紀,可白薇在這時卻要嫁人。近代社會雖說一直在增長女性的地位,但社會中人們的意識依舊還是之前的喜歡,要改變這種意識變法或是暴力是不行的,只有在內心深處讓他們改觀才行得通。

十六歲出嫁,遭到婆婆虐待被咬斷腳筋,後遇花心男,被拋棄兩次

按理說,白薇這個歲數嫁人是當時的一個合理年紀,但嫁人的原因未免有些可笑。只因為她的母親在一次躲雨時吃了人家家裡一點飯食,就許諾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那家兒子。如果白薇的父親在當時阻攔一下,或許她母親就不會硬生生讓她嫁人,可事與願違,在父親漠視的下,她便早早的嫁人了。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往往會打開一扇窗,可這扇窗似乎也沒有給白薇開。白薇嫁過去的那家人並不是很好,尤其是她的婆婆是當地出了名的悍婦。白薇與她婆婆的關係也不好,兩個人時常吵架。似乎婆媳關係向來都有,但白薇的婆婆對她則是動輒打罵,無論她怎樣做都會遭到批評,甚至在一次吵架的情況下,白薇被婆婆咬斷了腳筋。

被嚇怕了的白薇,無奈之下回到了自己的孃家。可回家後的她被父親當做是一種恥辱,當時的風俗也是這樣如果嫁出去的女兒被趕回來是被街坊鄰居看不起的。

很快,她的父親便又將她送了回去。

十六歲出嫁,遭到婆婆虐待被咬斷腳筋,後遇花心男,被拋棄兩次

有人在光明中注視著陰影,有人在陰影中眺望著光明。”人都是嚮往光明的,白薇也不例外。嫁人後的生活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任人欺負,無奈之下她逃離家庭遠到湖南去讀書。嫁人了以後就算一介婦道人家,白薇身上其實沒有多少錢的。

好在學校的同學與老師人都很好,會在各方面努力幫助她,她也接受到舅舅對她的幫助。在這時她可能終於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同時也遇到了愛情,這個人就是楊騷,也是一個文學素養很高的人。

臨畢業時,白薇又遇到了一件事,就是她的婆婆夥同她的父親親自來學校打算將她強硬帶回,結果也沒有成功。在同學和老師資助下,白薇有機會去日本學習,正是在這時更加加深了她的苦難。白薇在異國他鄉遇到同為中國人的楊騷,可能是在別國對於本國人有一種異樣的情愫,也可能迷失在楊騷這位情場浪子的花言巧語中,白薇很快就接受了楊騷。

十六歲出嫁,遭到婆婆虐待被咬斷腳筋,後遇花心男,被拋棄兩次

感情最重要的就是忠貞,單純的白薇自然沒有任何花花心思,但楊騷就不同了。他開始追求白薇也是圖一時新鮮,或許對於每一位追求者他都是圖一時新鮮。很快,白薇被攻略了以後,他就轉換了目標。這對於白薇是接受不了的,但她也是真心喜歡楊騷的。她苦苦哀求過他,但沒有任何轉寰,楊騷很快便拋棄她走了。

情人的離開,對於重感情的白薇來說是一種折磨。直到楊騷回來,她也是立刻就原諒了他,但楊騷最終帶給她的也只是苦難。楊騷這次回來將自己身上的病傳染給了白薇,甚至在病榻上時楊騷還將白薇的作品以兩個人的名義發出去大賺了一筆。在白薇寫的書中,他還一定要當一個痴情男子。

十六歲出嫁,遭到婆婆虐待被咬斷腳筋,後遇花心男,被拋棄兩次

白薇身體最差差點熬不下去的時候,楊騷已經寫好自己的自傳了。在他的文章裡,他無時無刻不在呵護白薇,也希望世人看了書之後更加喜歡他,可真實情況卻大相徑庭。楊騷的最後一次離開是與白薇的婚禮上,他逃婚了。自此以後,白薇對於感情一事是真的心灰意冷了,她選擇回國去最荒涼的地方過自己的後半生。在她的內心中還是有一份堅韌的,她希望與命運做抵抗,在苦難中平靜的活著。

白薇的一生與《名人傳》中的名人類似,在苦難中鑄就輝煌的人生。可她的人生輝煌與否還要交給後人來評判,不過這一生的悲傷過多。她彷彿從來沒有停歇過,命運伸長了利爪一直在後面追趕她,彷彿她稍一停頓就會被抓傷,事實上她整個人已經千瘡百孔了。

最後在荒涼中生活,也可能是她對於命運的妥協,彷彿那句吶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前半生已經在苦難中,後半生的苦難似乎變得不再是苦難,她可以平靜的接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