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我是你前夫,我媽是你婆婆,於情於理你都不該見死不救”“滾”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是你前夫,我媽是你婆婆,於情於理你都不該見死不救”“滾”

有些夫妻雖然離婚了,但彼此還有聯繫,一方需要幫助的時候,另一方還會出手相助。

就像有個朋友提起自己的前妻時說的一樣:

『雖然我們因為性格不合等各種原因離婚了,但是我們之間並沒有深仇大恨,離婚後,平時雖然我們沒有聯繫,但是聯繫的時候還能跟朋友一樣。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我的人生跌入低谷急需用錢的時候,她能夠出手相助,幫助我渡過了難關。我很感動,很感激,雖然我們不能繼續做夫妻,但是能夠保持這種真誠的朋友狀態,我覺得也很不錯。

她對我如此,我對她也是一樣。雖然暫時她還不需要我的幫助,但是我已經做好了隨時幫助她的準備,我們以這樣的狀態存在於彼此的人生中,對彼此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我是你前夫,我媽是你婆婆,於情於理你都不該見死不救”“滾”

而有些夫妻離婚後,則跟仇人一樣,不聯繫最好,聯繫了就會繼續吵,繼續鬧。

這樣的夫妻從結婚到離婚,就肯定不是性格不合的原因了,多半都是因為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離婚的。因為一方對另一方有恨,或者彼此心存恨意,所以不管離婚後哪一方需要幫助,另一方都很難做到出手相助。

下面這對離婚夫妻之間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妻子對丈夫恨之入骨,所以在離婚後被丈夫要求為婆家出錢,她肯定是做不到願意的,我們具體來聽聽她自己的說法。

“我是你前夫,我媽是你婆婆,於情於理你都不該見死不救”“滾”

東林老師:

別的夫妻離婚後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不知道,反正我和前夫離婚後,是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仇人狀態。

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是因為我的前夫和婆家人都是一種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心態。

我結婚前是想著婚後和婆家處好關係,我爸媽為了能讓我在婆家立足,也對婆家特別客氣,覺得無論如何,我們家善待他們家,換來的肯定是婆家對我的善待。

可悲的是,我的婆家根本就不當回事,他們甚至認為我們家有錢就活該出錢。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當我們家有難,我爸生意失敗,我媽生病住院需要用錢時,他們家一毛不拔,甚至都不願意去醫院看望我媽。

尤其是我的前夫和婆婆,非但不出手相助,還擺出各種大道理跟我說他們憑什麼不出錢。我當時沒有別的念頭,就只想離婚,因為我相信天道輪迴,我相信他們家人早晚會遭報應。

“我是你前夫,我媽是你婆婆,於情於理你都不該見死不救”“滾”

果不其然,我和我爸媽攜手度過了那段黑暗的歲月之後,一切慢慢好起來了,我爸的生意又好起來了,我媽的身體也康復了,我也如願嫁給了一個好老公,而我的婆家,則在這時候陷入了困境。

之前他們家從我們家這邊算計的錢全都揮霍光了之後,婆婆像是掐著時間一樣生病住院了,需要做手術,但是沒錢。這時候,我那個愚蠢的前夫想到了我,他竟然要求我為婆婆的手術費買單,“我是你前夫,我媽是你婆婆,於情於理你都不該見死不救!”

我讓他“滾”,並且告訴他,“我不欠你家一分錢!當初我媽生病住院的時候,怎麼沒見你那麼積極?現在想到我了,你要是當初對我和我爸媽好一點,也不至於落得今天這步田地!”

他被我罵走之後,公公和小姑子又跑來求我,我始終沒有動搖。我不是活菩薩,我沒義務幫助一家跟我沒有任何關係的人,更何況我跟這家人有仇,他們是死是活與我無關。

“我是你前夫,我媽是你婆婆,於情於理你都不該見死不救”“滾”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起伏,有順境的時候,也有逆境的時候,至於什麼時候是順境,什麼時候是逆境,很難說,畢竟誰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你一直與人為善,一直能管好自己,當你深陷困境的時候,總會有人幫你。但如果你一直與人為惡,一直管不好自己,總是算計別人,總是自私自利,那當你深陷困境的時候,可能會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因果”這個東西總是在不知不覺間發揮作用,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對所有人來說都適用。每個人都應該抽時間去想想這些問題,不要等到嚐到惡果了才幡然醒悟,那時候可能一切都來不及補救了。

想對上面那個讀者說:“總得來說,你的做法沒有錯。不管是你的前夫還是其他人,他們幫不幫你是他們的事,你幫不幫他們是你的事,他們在你身處困境的時候沒有幫過你,你選擇不幫他們,彼此間沒有禮尚往來,並沒有什麼問題。你訴說的時候可能心有怨恨,但希望你說出來之後,能夠不要再被前婆家的事所影響,畢竟,你真的不欠他們傢什麼。”(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