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山東藉助這倆“平臺”,融入國家戰略,分享山東機遇

魯網1月21日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山東的政策、資源、平臺優勢前所未有,歷史機遇千載難逢。這為山東奮力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路子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區疊加,環渤海經濟圈、中原經濟區、長三角一體化以及京津冀一體化四個國家級區域發展規劃通過這裡牽手交匯……

建設運營好海爾、浪潮兩個國家級“雙跨”平臺,加快建設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加快青島、臨沂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創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爭創國家工業物聯網發展示範區……

這些不斷聚集的國家戰略,不斷建設的“國字號”平臺,成為政府工作報告閃閃發光的亮點,正為山東高質量發展匯入新的內涵。

記者連日來採訪發現,“深度融入重大國家戰略”在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建議中,在審議討論發言報告中,成為頻頻提及的熱詞。代表委員表示,主動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在對接國家戰略中展現山東擔當,在“國字號”平臺的建設中展現山東作為。

“在全球港航業經濟大勢並不景氣的背景下,2019年實現年吞吐量突破13億噸。”山東省港口集團總經理李奉利代表認為,山東港口成績單背後是自貿區、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等一批國家發展戰略為山東港口拓展機遇,提升行業競爭力。“山東地處‘一帶一路’十字路口,山東港口的龍頭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李奉利代表說,山東港口將通過深度整合、加強港口陸海結合、加速培育現代航運服務等措施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發揮山東作用。

談到“國字號”平臺的聚集效能,濟南市市長孫述濤代表表示,國家超算中心、量子科學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的建設落地,海內外高端科創資源聚集,讓濟南成為全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

代表委員表示,在享受國家戰略政策紅利的同時,山東更要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並以此開闊發展的視野與格局。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濟南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參與國家戰略的行動和作為。”孫述濤代表表示。以自貿區濟南片區為例,自啟動建設以來,就肩負起“替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歷史使命,目前探索實施區塊鏈人工智能審批等多項政務服務新模式,海關27條、金融20條、稅收服務21條、市場監管22條、規劃和用地管理意見等一系列操作性強、含金量足的創新政策措施為全國自貿區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參考。

“山東應在全國率先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龍頭。”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劉建良委員表示,山東是全國唯一沿黃又沿海的省份,應加強沿海港口與腹地協作,落實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同時山東人口眾多,經濟活動頻繁,生態保護壓力大,應加強與沿黃省份的協同,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讓黃河造福沿河人民。

透過國家戰略審視責任目標,發展路徑更清晰。淄博市市長於海田代表表示,淄博將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主攻點,實施高質量發展“六大賦能行動”,探索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加速崛起的新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