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面臨五大風險

原標題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報告稱:2020年全球面臨五大風險

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再次引起全球矚目。來自11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各界領袖將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第50屆年會,本屆年會一如既往地突出時代發展主題,在交流對話中求同存異,匯聚全球思想,攜手各界力量共謀全球發展之路。

在年會召開前,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第15期《全球風險報告(2020)》稱,2020年全球將面臨地緣政治局勢動盪、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氣候變化更為猛烈、網絡空間安全威脅加大、全球政治經濟不平等狀況加劇等五大風險。面對這些挑戰,國際社會和利益相關者應立即採取行動加以應對。

報告列出了2020年全球面臨的五大風險。一是地緣政治格局不穩定引發全球動盪。世界經濟、人口和技術力量的不均衡導致新的地緣政治不穩定,多邊體系曾長期存在的國際格局及其價值觀遭質疑,各國越來越多地通過單邊主義和民族主義姿態應對挑戰和追求各自目標。

二是經濟穩定和社會凝聚力面臨威脅。宏觀經濟的脆弱性和金融不平等給全球經濟帶來下行壓力並增加了經濟放緩風險,隨著一些國家領導人繼續推進民族主義政策,一度被視為經濟增長積極因素的低貿易壁壘、審慎的財政政策和強勁的全球投資等正受到侵蝕,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措施的餘地比國際金融危機之前有所縮小,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隨之增加。此外,國家間的經濟對抗和各國國內政治分化亦是重大風險。受經濟前景黯淡影響,民眾對現狀不滿,很多國家政府處理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方式也不受歡迎,全球各地抗議活動頻發,從而削弱了政府在經濟下滑時採取果斷行動的能力,各國將缺乏應對重大全球風險所需的財政資源、政治資本和社會支持。

三是氣候危機迫近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加速。過去5年,自然災害愈加嚴重和頻繁,去年全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氣候專家警告,全球氣溫升高將導致嚴重的生命財產、經濟、社會、環境和地緣政治後果,氣候變化的短期影響疊加最終將造成全球性重大緊急狀況。環境問題佔據全球長期風險的首位。生物多樣性喪失加劇對人類將產生至關重要的消極影響,其風險發生概率很高,物種滅絕速度與過去相比呈加速態勢。

四是數字鴻溝和網絡不平等威脅全球經濟健康發展。雖然數字技術和網絡發展為全球帶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但互聯網接入不平等、缺乏全球技術治理框架、網絡安全問題突出和網絡空間碎片化等,構成了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崩潰在內的重大風險,也威脅著下一代網絡技術潛力的挖掘和利用。

五是衛生醫療系統面臨空前壓力。社會、環境、人口和技術模式都產生新的變化。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已取代傳染病成為人類死亡的主因,壽命延長和慢性病管理帶來的經濟、社會成本增加,使許多國家的衛生保健系統面臨危機。

報告預測,2020年將是地緣政治動盪、國際分化加劇和經濟增速放緩的一年,單邊主義或繼續盛行。報告還預測了未來10年全球環境風險點,包括造成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損壞及人命喪失等重大損害的極端氣候事件;政府及企業採取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失敗;人為環境破壞及伴隨而來的災難,包括土壤破壞及放射性汙染擴散等;生物多樣性喪失及生態系統崩潰(陸地和海洋)對環境帶來不可逆後果,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嚴重枯竭;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及地磁暴等重大自然災害頻發。(經濟日報記者 楊海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