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獨家解讀:湖北這7地教師注意 你們的聘用、待遇迎來“大”改革

事關教師聘用與待遇

2020年湖北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這麼一句:

推行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

就在最近,湖北“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範區來了!近日,省教育廳印發通知,公佈全省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範區。綜合各地申報和湖北入選全國示範區創建情況,經審核遴選,並商省委編辦、省財政廳、省人社廳同意,確定黃石市西塞山區等七個地區為全省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範區。

全省中小學教師

“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範區

黃石市西塞山區

宜昌市夷陵區

宜昌市當陽市

荊州市荊州區

黃岡市武穴市

咸寧市崇陽縣

潛江市

什麼是“縣管校聘”?

所謂“縣管校聘”,主要是為了促進教師交流輪崗,將教師關係歸於縣級教委,由學校聘任,使教師由“學校人”變為“系統人”,打破教師交流輪崗的管理體制障礙。

縣管校聘,意味著打破了現有的教師管理制度,也打通了教師交流輪崗中的諸多障礙。早在2014年9月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對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做出全面部署。

出臺“縣管校聘”這一改革措施的緣由,是為了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實行“縣管校聘”後,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將不會再有一輩子都在某學校工作這樣的事情。

湖北省教育廳要求

入選示範區的直管市和縣(市、區)可按規定報批後自主組織中小學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省教育廳將在省級以上中小學教師培訓、名師名校長培養等項目中予以傾斜。同時,各示範區要切實統籌好縣域內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縣管校聘”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加快形成更加科學合理、靈活高效、規範有序的師資均衡配置機制,為全省全面實施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

各地要充分認識實施“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的重要意義,結合貫徹落實全省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加強與黨委編辦、財政、人社部門溝通協調,認真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學習借鑑全省示範區工作經驗,有效破除改革障礙,確保在2020年底前完成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


湖北“縣管校聘”已取得階段性成就

獨家解讀:湖北這7地教師注意 你們的聘用、待遇迎來“大”改革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湖北省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以來,階段成效明顯:

獨家解讀:湖北這7地教師注意 你們的聘用、待遇迎來“大”改革

△夷陵區霧樟下學區“區管校聘”教師競聘現場

一是有效推動了教師輪崗交流常態化、制度化,如宜昌市夷陵區全區2018年511名教師輪崗,超編學校減員151人,初中教師轉崗到小學78人,集鎮教師到村校39人,城區學校到郊區學校19人,城鄉交流115人,基本消除原有教師城鄉、學段、學區結構失衡問題。

二是激發了教師隊伍活力,形成了教師“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良性動態局面,如荊州市荊州區組織全區中小學教師開展“校內、學區、跨學區”三輪崗位競聘,班主任及中層幹部崗位出現一崗多人競爭,同時對6.2%的落聘人員實行待崗,全區跨系統轉崗及調離人員426人次。

三是促進縣域內師資均衡配置,實現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如咸寧市崇陽縣在“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後組建8大教育集團,通過教師走教、送課、交流等構建城鄉互動、以城帶鄉、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縣管校聘已在20多個省份探索實施

2014年,教育部聯合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的《關於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提出要“推進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試點先行、示範引領,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思路。

2015年、2017年,教育部分兩批共公佈了49個“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範區,通過示範區建設,探索教師隊伍管理新機制。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在各省份已公開的落實中央4號文件的實施意見中,均提出要實行“縣管校聘”,其中有23個省份明確了“縣管校聘”的實施路徑。

去年5月,教育部組織12省(區、市)在湖北省宜昌市開展了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集中調研。

來源:教育部官網 湖北省教育廳 長江雲 央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