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山村脫貧“摘帽”記:中山供電扶貧幹部愛灑林洞村

1月10日,夜幕降臨,月光在田野間流動,肇慶市廣寧縣林洞村,新建成的文化健身廣場上,圍聚在一塊的村民臉上滿是喜悅,伴隨著歡快的鼓樂聲,他們興沖沖地逐個從村委、從扶貧幹部手裡領到了年度收益分紅。

山村脱贫“摘帽”记:中山供电扶贫干部爱洒林洞村

2019年12月30日,經肇慶市、廣寧縣批准,林洞村以及村子裡的貧困戶已經全面實現脫貧。而從2016年以來,中山供電局派駐扶貧幹部高鋒就在一直這裡駐守,和村民們一道,開展了一場脫貧攻堅拉力賽。聽到脫貧摘帽這個消息,高鋒內心更是無比欣喜。

產業項目助力村民增收

林洞村位於肇慶市廣寧縣南街鎮東北方向,地處兩縣交接丘陵山崗地帶,地緣優勢較弱,經濟發展滯後。

身為駐村工作隊隊長兼駐村第一書記,高鋒一直堅持奮戰在最前線。從中山到肇慶廣寧林洞村,再到每戶村民家裡,需行駛兩百多公里,四年多來,高鋒就這樣來回奔波,路程已達六萬多公里,相當於繞了地球1圈半。

“初來乍到我就尋思突破點在哪裡,認真瞭解村裡狀況後,我就去請教廣寧縣農業局的意見,他們覺得林洞村有著山地優勢,推薦選擇特色種植——彩椒種植。因為長效脫貧必須有產業,更要瞄準市場高端需求,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高鋒說。

於是,中山扶貧工作隊於2017年底投產林洞村大棚蔬菜基地項目,並採取“基地+合作社(貧困戶)+企業”模式開展生產種植經營。如今這裡成為了肇慶地區最大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每年為貧困戶帶來2000餘元/人的經濟收入。

除了生產種植經營模式以外,扶貧隊還開展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入股水電站和開展土雞養殖項目等方式,2019年度助力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戶均增收1.2萬元。

山村脱贫“摘帽”记:中山供电扶贫干部爱洒林洞村

另外,高鋒就一直在琢磨,如何結合電網企業的專業優勢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此,他多次與南方電網能源公司溝通,結合林洞村光資源豐富的特點,最終決定在林洞村開展光伏扶貧項目。如今,林洞村上一大片“藍色海洋”正“向陽而生”,聚集著“陽光財富”,給村民們帶來長期產生效益的優勢。

扶貧至今林洞村的每一寸變化高鋒都瞭然於心:從漏雨的土樓到結實的磚屋,從貧瘠的農耕地到大棚蔬菜基地果實累累。高鋒踏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村民的認可,他們打心底裡喜歡上了這位總是來他們家噓寒問暖,解決他們實際困難的新書記。

舍小家為大家最是真感情

“扶貧工作絕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要把村民當家人,把扶貧當家事,將心比心投入真感情,才能將工作做好做實。”高鋒說。

看到林洞村裡的孩子們,高鋒不禁想到曾經的自己。高鋒出身貧寒,正是在學校和社會的幫助下完成學業,自從他有收入以來,就一直自費資助貧困孩子回饋社會。

“對貧困家庭的孩子而言,讀書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因此,來到林洞村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林洞村的孩子們。為此,他組織高鋒愛心服務隊的隊員多次在林洞村開展“光明學堂”“情暖村屋”“愛心助學”等活動。目前,扶貧隊共幫助了26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山村脱贫“摘帽”记:中山供电扶贫干部爱洒林洞村

貧困戶梁紹東一家對於高鋒懷有深深感激之情:“駐村書記高鋒親自帶我老婆到大旺高新區一家企業面試,老闆被他的誠意感動,讓我老婆在工廠飯堂工作,包吃飯,還為我家增加了勞動收入。”2018年,他女兒梁韻怡在放學途中遭遇車禍,高鋒多次探望,並開展法律救助工作,對肇事者進行索賠。如今,梁紹東一家人生活漸漸步入正軌。

從2015年至今,高鋒的駐村扶貧日子已經超過了5個年頭,期間經歷了結婚,妻子懷孕生娃,到現在女兒兩歲,“我特別感激我愛人對我的支持和理解,她在我們這個小家裡獨自擔當了好多。”說起妻子,高鋒一臉的感激和感動。這位駐村第一書記,生活節儉,騎自行車上下班,每天粗茶淡飯,但是活得愉悅滿足。

【採寫】吳帆

【通訊員】黃語嫣 胡家玥

【攝影】孫嘉彪

【作者】 吳帆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