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38億元買微信公眾號事件,關注點不應僅是收購價格

王石川

微信公眾號值多少錢?據報道,4月27日瀚葉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量子云100%股權,價格暫定為38億元。量子云主要依託微信社交平臺開展業務,其官網介紹,企業旗下擁有多領域全覆蓋的微信公眾號矩陣,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共981個,涵蓋情感、生活、時尚、親子、文化、旅遊等諸多領域。

“自媒體的春天來了”“經營微信公眾號簡直錢景一片大好”……消息甫出,網友紛紛感慨。981個公眾號,38億元,平均每個號價值數百萬元,的確可觀。但是,如果只看到表象,而不究其裡,恐怕就會受到矇蔽。換言之,這起事件的關注點有多重維度。

其一,除了關注值不值,更應該關注買主何以出手大方?在商言商,企業財大氣粗,擬豪擲巨資收購微信公眾號,他人原本無需置喙,更不必羨慕嫉妒恨。

有個案例是,2016年美盛文化發佈公告稱,以2.17億元收購同道文化72.5%的股權,也就是星座文化類自媒體“同道大叔”的主體公司。毋庸諱言,好的微信公眾號確實值錢。

但大號值錢,不等於所有的公眾號都值錢。如果買主是家上市企業,花大錢買號,那麼就不只是企業內部的家務事,而是關乎大小股東的權益,乃至關乎股市秩序,豈可淡然視之?

其二,除了關注編輯忙不忙得過來,更要關注微信號的內容質量,是否造假?據報道,截至去年末,量子云公司員工僅115人,其2016年及2017年編輯部門僅分別為16人與50人。作為微信號不可或缺的“小編”,量子云50位編輯需維護981個公眾號,人均維護20個公眾號,而且全公司超過30歲的僅7人。這種的玩法未免離奇,太值得叩問了。

把編輯一個人當幾個人用,那是量子云的事。問題是,這樣的操作能保證質量嗎?會不會造假?有沒有標題黨?正如上交所所質疑的,量子云旗下公眾號歷史上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記錄。

其三,除了關注微信公眾號都是如何經營的,更應該關注相關文章是否違法。目前,上交所一方面要求相關企業說明微信公眾號文章的內容生成方式、原創文章佔比、非原創文章的獲取方式,另一方面還要求企業說清楚非原創文章的發佈是否構成對他人知識產權的侵犯。如此要求,並非強人所難。一些自媒體拿著作權不當回事,大肆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早已不是新聞。

後續消息顯示,瀚葉股份董事長沈培今回應稱,量子云的估值合理。“公司的炎龍科技遊戲業務、參股財通基金和青島易邦的收益都將構成穩定利潤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安全墊’,我們可以進一步拓展文化娛樂領域佈局,諸如綜藝、影視、大數據等業務;這也是對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回應勝過緘默,一定程度上說,這番解釋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但是能說服上交所嗎?

梳理瀚葉股份的過往史可知,這是一家靠賣農藥、獸藥、飼料為生的公司,由於業務長期發展低迷,便四處轉戰,一再跨界。跨界沒什麼,但像這樣全面撒網,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

遭監管部門十問,瀚葉股份經得起推敲嗎?真相究竟如何,尚不可知。但可確信,如果問題確鑿就難逃處置。在方興未艾的自媒體時代,誰都有權切蛋糕,但不能把用戶當傻子,更不能以身試法,拿法律不當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