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因為重視孩子能力、智力的培養,現在的家長都在關注孩子專注力這件事。我聽過太多家長在群裡討論:自己家寶寶做事不專心,想要能夠培養提高注意力的辦法。其實,一個人的專注時間也是有彈性的,

比如不同時間段專注時間不同。我們在判斷孩子是否專注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寶寶的年齡,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不專注”的標籤。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美國SCALE組織發表過一個孩子專注力時間的公式:孩子專注學習的時間=生理年齡+1,如果孩子2歲,那她可以專注一件事的時間大概是2~3分鐘。而且就像成年人在經歷過高度集中後,會感到疲勞很容易注意力轉移一樣,年幼的孩子更加容易大腦鬆懈。所以知道了正常的專注時間,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紀和行為來判斷孩子的專注能力的高低。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如果你很確定不是你對孩子的預期有問題,而是孩子真的很容易分神,那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會不專注的幾個原因。

1.外部事物干擾

孩子小的時候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本身就很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幹擾。比如幼兒園上課期間,外面傳來一點不和諧的聲音,基本上大半的小朋友都會抬頭張望。還有一次,一個小男孩一直動來動去的,注意力一直不集中,詢問孩子才發現,是家長粗心把衣服穿反了,孩子脖子很不舒服才會一直亂動。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2.不感興趣

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專注力的程度是在變化的。一樣看繪本,聽故事,有的時候格外專注眼睛亮亮的,有的時候卻無精打采總想著離開。這是因為孩子對事物沒有興趣,或者說家長沒有培養出孩子對這些事物的興趣點。那繪本舉例,是不是你選的書太過枯燥無味了、是不是內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這些都是孩子不專注的誘因。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3.對事物產生聯想

孩子注意力愛分散,常常說這一件事情,瞬間跳躍到了別一個事情。比如只要書本里面講到“車”,孩子就坐不住了,要去擺弄自己的玩具車。這是孩子對所接觸到的事物和記憶進行了關聯,產生了聯想。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最後說一下,家長都急於知道的專注力培養提高方法,讓寶寶能更專心的生活和學習。

一、家長細心陪伴

有個現象不知道家長髮現了沒有,只要是家長在一旁陪著,孩子寫作業的速度就會明顯提高,這就是陪伴的力量。孩子普遍對家長有依賴感,,需要從家長那裡獲取認同感和安全感,家長陪伴在孩子身邊,可以有效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減少對其他事情的雜念,專心做事,專注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二、找到孩子專注點

很多父母都希望有一個像計算專注力時間一樣公式,可以一招解決孩子問題,可是在養育孩子這條路上,最大的樂趣不就是每個孩子個體的不同麼。在專注這件事上,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專注點”,有的對聲音敏感,有的對圖像記憶更深,這需要父母仔細觀察找到並進行衍生,針對寶寶的專注點,採取不同的培養方式,才能最高效的提升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三、針對誘因講解

孩子認知事物喜歡聯想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可能家長會覺得他不夠專注,但是孩子是在用另一種方式理解。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比如要講小汽車,就準備一些小汽車相關的事物,這樣寶寶會更有求知慾,從而更專注的學習。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想要培養孩子專注力不用愁,《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智力開發書:引進蒙氏教育理念,挖掘孩子潛能,快速提升專注力。非常適合2-8歲孩子訓練專注力,活躍思維,增長才智,讓孩子不知不覺中提升專注力。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枯燥的學習和培養會扼殺掉孩子的童心,快樂的學習孩子會更喜歡。《兒童專注力訓練遊戲書》這是一套讓觀察力,判斷力,思考力和專注力迅速提升的遊戲書,遊戲中特別加入了豐富的常識和知識訓練點,通過多樣的遊戲形式,有深度的鍛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打破傳統遊戲的單一性和侷限性。

孩子專注時間=生理年齡+1?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知道這3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