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白石橋,因白石泉而得名。據史料記載,乾隆五十九年(1794)春夏之交,濟南遇大旱,山東布政使江蘭主持疏浚河道,從此地中湧出一泉,泉水四周有很多山石,故名白石泉。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白石泉在黑虎泉東北,解放閣南側河岸邊,西與九女泉相鄰。泉邊有潔白的自然石俯臥。昔日,泉波甚急,噴湧搖盪,衝擊白石,發出清響。清道光《濟南府志》有載。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此泉出現較晚。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春夏之交,天旱,山東布政使江蘭主持疏浚河道,從地中湧出一泉,泉周有很多山石,故名為“白石泉”。水甘美如風醴,即可灌溉又可飲用,居民為之歡欣。為記此事,清代書法家桂馥於嘉慶二年(1797年)秋,撰文並收白石泉碑(今碑已沒)。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清代濟南人喬嶽《松石詩抄》中有《白石泉上》詩讚美說:“風滿園林月滿樓,一泉圍繞半城秋。溪西煙樹知多少?添個魚船勝虎丘。”盛水時節,串串水泡爭相浮出,漾溢著漣漪,與水中青藻白石相亂,編織出一副水紋圖案,其景不減當年。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濟南的橋之~護城河上的白石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