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金融服務2020:這次與以往不同

市場的恐懼和不確定性,加上技術進步的巨大飛躍,意味著銀行和保險公司在2020年將會非常不同於往年。

金融服務2020:這次與以往不同

Laura Crozier,Software AG 銀行業務全球行業總監

到2019年年底,“倖存者”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以至於與過去相比大相徑庭,而失敗者將逐漸淡出市場——要麼被收購,要麼被收購以充當金融服務的通道。

以下是我對2020年的預測。

天邊的雲與“豬嘴上的口紅”

隨著經濟在整個週期中的不斷調整,銀行總是超額聘用員工,爾後又過度裁員。如今,我們再一次看到裁員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消息,但這一次,情況將有所不同。大多數被削減的職位將不會回來

收益率曲線趨平和負利率、貿易戰、美國大選年、英國退歐以及對經濟放緩的擔憂等多個因素的強力組合,將推動整個中後臺的集成一體化和自動化項目,以降低成本,永久提高準確性。各種規模的公司都將意識到,良好的客戶體驗需要端到端的數字化,否則就只是“豬嘴上的口紅”——無濟於事。

要“膽怯”,要非常“膽怯”

為了應對亞洲巨頭阿里巴巴(Alibaba)和騰訊(Tencent),銀行將加速向雲計算轉型,並與之結成增值合作伙伴關係。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擁有螞蟻金服和支付寶,擁有10億客戶;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騰訊(Tencent)擁有微信。這兩家巨頭在金融服務和支付產品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發現了從數據中創造價值的秘密武器:雲計算的可擴展性和人工智能稍縱即逝的洞察

大型科技公司和銀行都不具備這種能力。但他們聯合做到了——西方國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看看最近花旗與谷歌的合作關係吧(指2019年11月中旬雙方宣佈的一項“通過谷歌支付提供智能查詢賬戶服務”的合作,即讓客戶在原有花旗銀行活期賬戶的支持下,享有采用谷歌最新技術設計的銀行界面。此次兩家巨頭被稱為“灘頭堡”的合作存在以極其強大的寡頭身份壟斷金融系統和消費者個人隱私安全保護等問題的挑戰)。但Facebook的虛擬貨幣Libra被“打臉”,則讓這家大型科技公司在跨越銀行監管障礙方面嚐到了痛苦的滋味。

你的銀行賬戶會有一個大腦

隨著5G數據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和有效,銀行將不再以被動的方式與零售或商業客戶互動。通過分析現金流、行為和趨勢,銀行將成為財務管理的合作伙伴。例如,考慮到你的歷史消費和天氣狀況,他們會主動評估你自動支付的水電費是否合適,並相應地支付或標記。對於商業客戶,銀行將根據其營運資本歷史與當前需求的對比分析,主動提供信貸額度。

銀行還將不得不犧牲透支利益(僅在英國,2017年就有24億英鎊的收入),因為此舉將加劇黏性,並藉助技術杜絕透支現象的發生。

與其花錢預防事故,不如防患於未然

顯然,保險公司並不願意在事後為風險事件埋單,而是加倍努力,成為風險預防和控制領域的合作伙伴,特別是與商業客戶的合作。商業客戶比零售客戶更願意共享數據,因為他們深知共享數據有助於改善風險控制和預防。

例如,雖然個人可能不願使用可穿戴設備與醫療保險公司分享生物特徵信息,但企業更加堅決地要求其漁業、建築業或鋼鐵工人使用可穿戴設備,以防止在高風險情況下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