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35GW?!2020年光伏裝機壓力倍增,如何從存量市場破局?

近期,光伏行業的媒體及專家對2020年光伏的新增裝機量進行了測算和預估,普遍認為今年光伏的新增裝機預期將調低至25-35GW,新增裝機將以地面電站為主,而在分佈式光伏電站中,將以國家政策補貼支持的戶用光伏為主。

由於受資金壓力、消納及建設週期短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光伏行業近兩年增量市場增速逐漸放緩,國內光伏電站資產開始轉向存量市場。

尤其是531之後,隨著光伏發電的補貼問題逐漸凸顯,光伏電站的盈利能力開始大幅度縮水,負債問題自然也逐漸凸顯,企業現金流已成為制約企業乃至整個光伏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若干民營投資企業,正因補貼拖欠帶來的財務壓力,急於尋求相關途徑進行資產變現以維持企業正常運轉。同時,以國有企業為主力軍的投資商正迅速的切入市場,而我國光伏電站交易市場已在2018年531之後,開始呈現規模化迅速增長的態勢。

35GW?!2020年光伏裝機壓力倍增,如何從存量市場破局?

“賣身”或許成為有效的自救方式

2019年許多民營企業反饋,由於補貼拖欠造成的現金流壓力,不得不收縮投資,從2019年民營企業大量賣項目,也可以看出這一趨勢。

近日,廣受媒體熱議的熊貓綠能第二次大規模引資已於2月18日完成。熊貓綠能此次通過增資擴股獲得大約17億人民幣的資金來緩解壓力,是補貼拖欠壓力下,民營企業的一個縮影。

其實早在2018年531之後,光伏電站投資第一大民營企業-協鑫新能源已開始接連出售光伏電站資產,而這在行業內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2020年更是3年期融資租賃到期的時間節點,因此今年大量項目要面臨還本付息的壓力,這會加重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同時,疫情導致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會進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2020年1月20日,財政部下發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未進目錄存量項目先確權,讓大量之前未進目錄、不便交易的項目,變的容易交易。

因此,行業專家預測,2020年的新增電站交易一定會比2019年更加火爆。

35GW?!2020年光伏裝機壓力倍增,如何從存量市場破局?

直擊光伏電站交易痛點

對於光伏行業而言,2019是個轉折點,2019年以前,光伏國內市場重心是增量市場,2019年以後,光伏國內市場重點開始逐步轉變為存量市場。

新增的市場再往存量市場交易上轉移,未來存量市場是否更快、更高效,將成為促進新增市場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在當前光伏市場的交易流通中,還依賴於圈內熟人介紹這種比較單一且覆蓋範圍有限的流通模式,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尋找合適的投資者,導致交易過程極長。另外,在交易的過程中,還存在資產信息真假難辨及優劣難辨、資產隱私信息洩露等問題,導致電站資產出售艱難,變現能力偏弱。

目前,光伏電站在交易過程中涉及的手續文件繁多,包括備案手續、電網接入文件、土地租賃合同等,但每個地方以及每個企業對於光伏電站的合規性要求又有所不同,這就導致光伏電站在作為資產進行交易時,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去撮合買賣雙方需求等一系列問題。

35GW?!2020年光伏裝機壓力倍增,如何從存量市場破局?

在投資人最關心的質量評估方面,涉及到評估的項目繁多複雜。在評估的過程中,由於數據的缺失以及不同光伏電站的建設環境不同,導致很難對這些技術風險進行量化形成統一標準,使得在對電站發電量等關鍵指標預測存在偏差,從而影響對電站資產價值的判定。

面對,電站業主方急需資產變現,收購方需要準確判斷投資標的優質與否,這一漫長過程,如果有統一標準和平臺,將會變得極其順暢和高效。

新能鏈助力資產交易更高效

為解決這一難題,新能鏈把新能源實體產業與區塊鏈等新技術相結合,並整合認證、司法、金融等優質資源,建立產業共識機制,通過資產確權、評級、智能匹配實現輔助交易價值,進而推動光伏電站資產的高效流通。

新能鏈首先幫助資產方和投資方通過標準化的上鍊流程,完成資產的數字化,並聯合互聯網法院、鑑定、檢測、審計等多方機構進行鏈上確權,保證了數字化信息的真實合法。

同時,通過區塊鏈特有的保密機制,保證了鏈上敏感信息的隱私,投資方只能看到關於電站的基本信息,而具體的進一步瞭解,則需要由鏈上的智能合約來驅動。以此,保證了電站業主方的隱私信息不被洩露。

35GW?!2020年光伏裝機壓力倍增,如何從存量市場破局?

在資產上鍊確權完成後,對光伏資產的質量進行評級和增信是新能鏈推動資產高效流通的第二個舉措,以資產的可信數據為基礎從環境、運營、設備、風控四大維度建立評級模型,聯合鏈上第三方節點機構綜合判斷資產的屬性等級。同時,基於資產上鍊的可信數據及光伏資產的物聯網設備採集數據,通過數字化技術對光伏資產進行更為客觀的增信。

完成數字化資產確權和價值上鍊後,新能鏈平臺依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鏈上的光伏資產數據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精準的標籤化,以便投資方對待售的光伏資產進行精準篩選,同時將默認的優質資產信息按照投資者習慣,在投資者手動篩選前進行推送。

35GW?!2020年光伏裝機壓力倍增,如何從存量市場破局?

利用數字化技術,對買賣雙方進行精準的智能撮合匹配,將打破傳統一對一效率低的決策模式,實現了線上一對多精準快速匹配。以此,突破了光伏資產長期以來存在的交易困局。

光伏行業可預見的未來

目前,光伏行業正在由粗放式向精細化發展過渡的新階段,從之前的拼規模、拼速度、拼價格向拼質量、拼技術、拼效益轉變。這就需要當前的光伏企業不斷進行數字化改造。不僅僅是數字化設備的提升,更是結合數字化技術的組織模式、業務模式的創新。

從“實物運營”的生產經營思維轉換為“數據運營”。將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資產,進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以幫助光伏企業提升內部運營效率,同時助力企業外部跨界業務模式的創新,為光伏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

35GW?!2020年光伏裝機壓力倍增,如何從存量市場破局?

依託於“數據資產運營“的理念,目前新能鏈將通過鏈上已有的數字化資產,來繪製全國新能源資產數據地圖,將全國範圍內更多的電站資產,用一種更直接和便捷的方式展示出來,助力投資人方便、快捷的找到合適的資產。

同時根據對鏈上眾多投資方的調研情況,定期發佈新能源資產投資需求畫像,幫助鏈上的資產方更加深入對接投資方的需求,促進買賣雙方的瞭解和信任。以此推動新能源資產價值的高效流通。

對光伏企業而言,謀求高質量發展,保持和提升市場競爭力,數字化轉型升級,既是戰略性選擇,更是企業精細化運營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