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是個普通農民,這幾年在山上養豬每年賺五六萬,今年能賺十萬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範澤智,今年64歲了,是山西省垣曲縣長直鄉上澗村的村民,從2015年年開始在山上放養豬,自己家裡除了種植小麥和玉米,沒有其他收入,為了給孩子買房,2015年年就學習養羊人的辦法,在山上放豬。這幾年來,只要是天不颳風下雨下雪,每天早上我都會準時把豬趕出豬圈,到後山上放養。

一般養豬都是圈養、喂飼料。四五個月就出欄,見效快。但我養的豬卻反其道而行之,每頭飼養都在一年左右,比圈養的出欄慢了許多,但價格也比圈養的要高許多。因為是在山上放養,膘沒有圈養的厚,肉的質感也比圈養的要好很多。這片麥地是我在核桃園套種的,因為核桃樹大了,在樹下種莊稼產量並不高,我在核桃園種小麥主要就是為了冬季養豬用。

豬是一種非常敏感的動物,走過的路能記住,我每天放豬就是順著山坡轉大圈。上午在山坡放,下午去坡底溝裡放,在山裡豬主要吃蚯蚓和木灌蟲和各種草。自己必須跟著豬,免得把鄉親們的莊稼禍害了。有時候幾隻落單的豬,下午自己就回家了,不用太操心。


因為生態環境好了,我家的豬在山上放養時,難免和“近親”野豬產生“愛情”,我家有不少的豬就是野豬和家豬的結晶,現在那幾頭雜交的豬都賣掉了。前半年家豬還領會一隻野豬。但不好飼養,最後還是跑了。

每天除了上山放豬,晚上回來還要給豬加一次料。主要是麥麩、玉米杆、紅薯杆、糠等攪拌而成,但不能喂的太飽,要保持一定的飢餓,要不這些懶惰的“二師兄”第二天就不好好山上吃草吃蟲了。

這些是我家的豬崽,今年已經賣了40多頭了,年初時候賣的便宜,後來豬肉價格一再飆升,現在每頭豬仔能賣到800元左右,現在家裡還有33頭小豬仔,能賣2萬元。

自己三個孩子,倆兒一女均已成家。大兒子在運城發展,早就有了房和車,姑娘嫁在皋落,家境也不錯。老二在縣城從事蔬菜販賣生意,也在縣城買了房子。自己前幾年養豬的收入都給二兒子買房用了,自己和老伴有吃有穿有住,還能幹動了,在村裡也不花啥錢。就自己和老伴在家,反正閒著沒事。就想著去山上放養豬。

這就是我的老伴,她叫王曉群,她每天早晚要喂兩次母豬和豬仔,喂母豬飼料要精一些,摻了許多玉米粒,因為有好多個豬仔要吃奶。我老闆很能幹,要不是她做我的後盾,我可能就堅持不下來了,我想讓孩子回來和我一起幹,可現在的年輕人寧願在城裡打工,也不願意回來養豬,唉,沒法子。


這是我過去的住宅,現在已經拆掉了,我2016年就易地搬遷到縣城了,現在住在村裡就是為了發展山地養殖,過年還想再把養豬的地方建大點,今天過來把老宅的木料拉回去,建豬圈是能用得著。

今年連賣帶殺,我在養豬這方面已經賺了7萬多了,如果豬肉價格還維持到過年時候,我還能再賺四萬元沒啥問題。我就是和普普通通的農民,也知道豬肉價格不可能一直居高不下,正常年景,我每年也就是賺個五六萬,這我也知足了,我們要錢也沒啥用了,就是留著補貼孩子們和孫孫們,我和老伴覺得只要孩子們日子過得好,我們也就開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