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1957年和1959年蘇聯和美國分別研製成功戰略洲際彈道導彈,戰略彈道導彈從一出就與戰略轟炸機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和威懾時代核武器是戰爭的主宰因素,作為運載投擲工具。導彈確實具有飛機所不具備的一些優勢,於是就有人提出了火箭和戰略理論,認為火箭是核武器的主要投射工具。未來戰爭只能是火箭核戰爭。前蘇聯索克洛夫斯基元帥的{軍事戰略}一書對此進行了系統闡述,在這種理論背景下,要洲際導彈不要轟炸機的觀點盛極一時。許多人認為導彈將不可爭議的否定戰略轟炸機。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B-1

我軍事界受火箭和戰略理論的影響很大,軍事戰略一書就戰士出版社就出過兩個版本,僅第二版第二次印刷就印了三萬三千冊之多,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開始意識到核武器的超常威力反而是他受到政治上的諸多制約,兩個超級大國確保相互摧毀的核戰打擊能力適合戰爭一旦開打就沒有贏家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即便在和平時代

有限的常規戰爭依然是軍事鬥爭的主要形式

戰略轟炸機依然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戰略思想的轉變美蘇相繼發展了B-1B和圖-160為代表的第三代戰略轟炸機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圖-160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

戰略轟炸機與導彈

他們兩者之間不應該是一種對立彼此否定的關係,而應該是一種相互補充

相互配合的關係。堅持彈機並重彈機並存才是正確的選擇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B-52

首先,在一體化聯合作戰條件下

作戰系統是由多種武器和技術裝備構成的一個整體

儘管導彈有許多優勢

但他畢竟只是一種彈藥

而戰略轟炸機是一種靈活機動的武器平臺,兩者結合使用兩者配合使用才能真正體現出他們的組合優勢,才符合系統對抗聯合作戰的發展趨勢。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其次,從作戰效果看轟炸機比彈道導彈具有更多的任務靈活性,可以根據戰場變化隨時改變攻擊路線和目標。空中發射地點飄忽不定,飛機空襲能夠獲得地對地導彈望塵莫及的攻擊精度。轟炸機的載彈量大,毀傷單位目標的成本低一架B-1B的載彈量相當於一枚戰斧式導彈戰鬥部的近八十倍,能夠達成航空火力裝備的癱瘓效應或窒息效應。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B-2

第三,從經濟性上看,研製戰略轟炸機的花費固然很高美國B-1B項目先後耗時十多年耗資三百六十八億美元。但轟炸機的壽命在三十年以上.B-52的壽命甚至可達80年。導彈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單體的花費比架飛機便宜不少,但使用年限短而保管維護費用,發射裝置的費用卻十分昂貴。如果不使用核彈頭只是將幾百千克的炸藥投送到幾千千米之外,您不覺得遠程導彈的成本太高了嗎?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第四,從空襲作戰樣式看現代空襲作戰。往往以導彈襲擊作為第一攻擊波

重在打擊地方的防空系統和反擊力量。接下來則以作戰飛機的空中出擊為主要火力。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在一九九八年沙漠之狐中,美英兩國共發射三百二十五發戰斧巡航導彈,戰鬥部總當量約十五噸,而飛機投擲的彈藥卻達到一千五百噸。兩者相差一百倍,可見航空火力依然是三軍打

打擊火力的中堅。其中戰略轟炸機扮演著骨幹的角色!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應用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