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備付金和“二清”之間的區別

從事三方支付業務的機構對備付金賬戶並不陌生。毫不誇張地說,備付金其實就是支撐整個三方賬戶體系的核心,我們可以把他形象地比作“存錢罐”。唯一的區別在於,這個存錢罐裡面的錢並非三方支付公司的,絕大部分是屬於被收單機構的。

備付金和“二清”之間的區別

舉個例子,比如某電商平臺用了某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接口,而你在這個平臺上用該支付方式支付,在未確認收貨之前的款項都屬於備付金範疇。那麼,你是否想過,萬一支付機構捲款跑路了,你的錢還能要回來嗎?同理,作為平臺的另一方,賣家與平臺之間往往也存在結算協議,賬期基礎是在買家收到貨後賣家才能收到錢。這個過程中,賣家同樣也存在資金被捲走的擔憂。

有人要說了,電商平臺捲款跑路不就是“二清”嗎?這個和備付金之間是否有區別?其實,備付金和二清的概念類似,只是對應的賬戶不一樣。備付金,主要針對的是支付機構的賬戶,二清則更多的是指平臺賬戶,兩者之間即重疊又分開。

我們都知道,絕大部分電商平臺在不具備支付牌照的前提下,只能夠藉助三方支付進行收單,如微信支付、支付寶等。這些支付公司在交易環節裡,只是充當代為收錢的角色,錢收了後進入到備付金賬戶,這時候備付金就存在風險,譬如支付機構挪用。不過你能想到,央行自然也能夠想到,所以,自2018年開始,央行要求市面上所有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集中管存,由人民銀行統一管理,這樣自然就避免了支付機構挪用平臺資金的情況。而問題又來了,即便是支付資金集中管存,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待結算給賣家的錢需要隨時清算。加之許多電商平臺調用支付接口,並非將資金放在支付機構,而只是藉助了支付能力,將資金收取後,存入了平臺自己的銀行賬戶中,平臺對資金的管控能力就變大,也同樣存在挪用賣家資金的情況,這就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二清”。

總結

備付金是支付機構的資金賬戶;隨著央行要求“斷直連”、“集中管存”,目前備付金被挪用的風險大大減少。

在電商應用場景當中,二清的主導在於平臺,平臺可隨時對賣家進行挪用,存在較大的隱藏風險,需根治。

MallBook 交易資金結算合規解決方案基於銀行賬戶體系,通過銀行內部戶的封閉式管理,資金不過平臺,可有效對平臺企業的交易資金進行管理。每筆交易完成後,按比例清分給對應的賣家,實現資金的T+1結算,幫助平臺快速規避“二清”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