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說起接娃放學來,每個爸爸媽媽都經歷過,或者像開心爸爸一樣,正在經歷著。但是您知道嗎?接娃的時間背後,也是有著一套鄙視鏈存在的。很多爸爸媽媽,一不小心就處在了這個鄙視鏈的末端。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幼兒園接娃時間鄙視鏈

前段時間,開心爸爸和一個同學聊天。

這位同學研究生剛畢業就簽了一家國電公司,幾年過去了,晉升成為了一個不小的領導,月薪好幾萬,妥妥的人生贏家。工作上面出色家庭方面也一點都不遜色,前幾年結婚的他,有一個美麗大方的妻子,也有一個可愛伶俐的女兒,女兒今年剛上幼兒園。

他和妻子工作都比較忙,時間上面不是很充裕,接女兒放學的時間也不是很固定,有的時候能夠早一些,有的時候就被迫晚一點,甚至還有過幾次別的小朋友都走光了,教室裡面只有自己女兒一個人的經歷。有一次他公司沒什麼事,就早早的去了幼兒園,準備早早地接女兒回家。當時只有下午4點不到,本來以為自己是最早的了,結果在幼兒園門外,看到了為數不少同是過來接孩子的家長們。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大家一聊天才發現,原來這個時間過來接孩子,已經算是很晚的了,人家早一些的,上午課上完就把孩子接回家去了。而且,接孩子的時間背後,居然還有著一條鄙視鏈的存在。

鄙視鏈最上端的爸爸媽媽,早在中午吃飯前就把孩子接回家去了,一般來說,他們把孩子接回家裡是自己來教,這些爸爸媽媽大都是一些海歸的高材生,給孩子教的東西,也都是海歸留學的一些標配。

往下一級的話,就是下午4點放學前去接孩子了。能夠按時在4點左右把孩子接出來的爸爸媽媽,大都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各種培訓班,從幼兒園的大門走出來,然後進入興趣班的大門,很多爸爸媽媽都能做到二者無的縫連接。

再往下一級的話,就是晚上6點左右接孩子了。這些爸爸媽媽大都是一些很固定的工作,上下班都是固定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段接了孩子也就是直接回家了,沒有興趣班沒有培訓班,最多就是回家後面對著平板學會英語什麼的。

最後一級就是不定時接孩子了。這些爸爸媽媽的時間不是很固定,所以接孩子的時間也不固定,有時早有時晚。而孩子接回家後大都時間不早了,吃了飯就需要睡覺了。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四個不同的接孩子時間,從上到下依次鄙視。

說到這裡,這位同學苦笑著說,別看我月薪好幾萬,在公司也是小有地位,但是一個不小心,在接孩子放學這件事情上,就被別人給鄙視了。

說實話關於這個接孩子時間鄙視鏈,開心爸爸自己也是頭一次聽說,而且對照這位同學說的,自己彷彿就在第三級,距離被眾人鄙視的末端也差之不遠了。而且如果是按照給孩子報興趣班之類的標準來排列的話,開心爸爸是實實在在的鄙視鏈末端沒得跑了。

那麼,這麼一條條的鄙視鏈,背後到底說明了什麼呢?

“幼兒園接娃時間鄙視鏈”的背後,是爸爸媽媽對起跑線的執念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曾幾何時,那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話,被認為是兒童教育的最高法則,時至今日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爸爸媽媽把這句話奉如聖旨,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被這句話影響的人,是一代一代又一代。那麼,在起跑線前就拼命搶跑的那些人,真的就像是故老相傳的一樣,“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了嗎?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要不為什麼被這樣教育出來的一代人,成為了爸爸媽媽之後,還是感到了沉重的生活壓力,還是會寄希望於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呢?

答案也可能是肯定的,要不為什麼那些名目繁多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都是呢?

那麼,我們到底該不該幫助孩子追求起跑線呢?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遠勝於追求所謂的起跑線

曾經有過一段時間,開心媽媽看到同事家的孩子,3歲不到就能夠畫出一張張像模像樣的畫作時,真的是羨慕不已。隨後就給開心報了一個所謂的幼兒繪畫學習班,期待著經過一段時間“正規的”“科學的”“有效的”訓練方式,開心也能夠在眾人面前露一手。

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卻是骨感的。

學了半年左右,開心拿著畫筆依舊只會在那裡亂塗亂畫,而且連個最簡單的線都畫不直。看著開心很努力卻總是做不好的樣子,開心爸爸恍然大悟,讓一個手腕手指根本沒什麼力量的孩子,去練習畫畫,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甚至還會因為沒學會正確的拿筆方式,而讓孩子對寫字畫畫喪失了興趣,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孩子的成長有著很明確的發展規律,什麼時候能做什麼會做什麼都有這非常明顯的信號,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讓他們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才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起跑線確實是存在的,但卻並不是很多爸爸媽媽想的那樣

其實說對起跑線的理解,歸結起來就是爸爸媽媽認為,孩子的成長,是一場百米賽跑,還是一場馬拉松似的長跑?

如果認為孩子的成長是一場百米賽跑的話,那麼起跑線確實是很重要,很多時候這場賽跑前幾名的差別只有不到1秒的時間,而贏在起跑線上,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而如果認為孩子的成長是一場馬拉松似的長跑的話,爸爸媽媽就沒有那麼焦慮了,他們會用一個更加平和的心態來看帶孩子,會鼓勵孩子,“沒什麼,這次錯了,我們下次再來!”

兩種不一樣的認識,造就了兩種不一樣的教育。

實際上,孩子的成長真的是一場長跑,幼兒園小學,甚至是到了大學這段時間,在孩子的人生中,也只是佔據了不到1/3的時間,遠遠達不到決定孩子人生的作用。真正能夠決定孩子是否成功的,是這些人生得珍貴品質: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孩子才有動力去不斷探索未知,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

堅毅,有了這個品質的孩子,才能夠在困難挫折前吸取教訓,重新再來;

責任心,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才是一個有著人性溫暖的孩子,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成功的孩子;

信心,一個人要想成功,自信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孩子的成功也是這樣......

從某種意義上講,做到了這些,才算是真的幫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

“幼兒園接娃時間鄙視鏈”的背後,是爸爸媽媽對超前教育的深信不疑

所謂的超前教育,簡單的理解就是讓孩子學習一些,本不屬於他們這個年齡可以理解的知識。

《兒童心理發展學》一書中曾經這樣寫道:對於3-6歲上幼兒園的孩子,應該以遊戲為主要的焦旭方式,用來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健全的人格,以及基礎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過這段解釋,我們可以看出來,幼兒園的孩子,最主要的學習就是玩,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一些能力,完善一下興趣,健全一下人格,這才是符合他們年齡,適合他們理解能力的事情。但是在現實中,很多爸爸媽媽生怕孩子落後於人,早早的就給孩子灌輸了上一年級才要求掌握的知識。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超前教育,扼殺的是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對於常見的拼音,數學,寫字以及英語等超前教育的內容而言,3-6歲的孩子很難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意義,自然也就不能真正意義上的掌握這些知識了。很多時候,所謂的超前教育,僅僅只是孩子憑藉了自己的記憶力,硬生生的記住了而已。

他們並不知道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也不明白知識背後的自然規律,更不知道這些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僅僅只是死記硬背而已。這種不考慮孩子的理解能力,只是一味灌輸的做法,其實不僅僅是違背了幼兒園教學的理念,更多的是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之前看過一個心理學實驗,對象一個是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另外一個則是沒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面對著同一副綠水青山的畫作,分別說出自己看到了什麼。

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回答很標準“有山有水有森林”,這其實就是教育的功勞,不管孩子明白不明白,總是能夠給出一個相對而言比較準確的“答案”來;而那個沒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回答就更加的有跳躍性了,比如“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快樂”等等。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雖然說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卻很清晰的反映出了是否經歷過超前學習對孩子的影響,看上去只是學習,實際上損害的卻是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看上去他們好像知道了很多,卻失去了未來更多更美好的可能。

超前教育的危害,上二年級的時候就會爆發

對於很多受過超前教育的孩子來說,因為他們提前學習了一年級的知識,在上一年級的時候,自然是可以表現出一種“遊刃有餘”感,上課不用怎麼聽課後的作業也會做,別的小朋友寫字很頭疼自己卻比較輕鬆......因為這些比較明顯的優勢,使得很多孩子失去了對未知知識的興趣,上課也是興趣缺缺不注意聽講的。

等他們上了二年級,之前的那點知識儲備已經不夠了,需要進一步的超前學習才行。而他們呢,因為一年級養成的種種不好習慣,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會越來越吃力,成績自然會越來越糟糕。

這其實就是超前教育赤裸裸的危害,可惜很多爸爸媽媽們都不知道。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實際上,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

懂得更好的玩,比學習更重要;有對未知事物的求知慾,比提前學習要重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比學到很多東西要重要。

“幼兒園接娃時間鄙視鏈”的背後,更多的是爸爸媽媽對自身的焦慮

其實,所謂的幼兒園接娃時間鄙視鏈,更多的是爸爸媽媽的焦慮。

說起中國父母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已經是一個社會現象了。之前開心爸爸在一篇文章中就說過,對孩子教育的投資,我國排在了世界的前列;有很多家庭,願意把全家收入的大部分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可以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的教育已經成了成年人競爭的另一處戰場了。

從眾心理,讓爸爸媽媽的焦慮不斷增長

《大眾心理學》一書中,曾經提到過這樣的一句話:群眾的智慧是愚昧的。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換而言之,一件事情,如果很多人都爭前恐後去做的話,往往都是在愚昧心理指導下的。而這正是我們常說的從眾心理,這一點更是在孩子的教育這件事情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當我們周圍的家長,都一擲千金的買學區房,只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時,有幾個爸爸媽媽還能夠保持清醒?當我們周圍的家長,都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補習班的時候,有幾個爸爸媽媽能堅持讓自己的孩子自然成長?當我們周圍的孩子都已經可以搖頭晃腦背出很多古詩的時候,有幾個爸爸媽媽還能對自己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心平氣和?......

其實很多時候,爸爸媽媽的教育焦慮都是被周圍的環境“逼”出來的。向別人看齊,使得爸爸媽媽們把自己的危機意識,生生的轉嫁到了孩子身上,轉嫁到了孩子的教育上。
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加重了爸爸媽媽的教育焦慮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我國教育資源的不平衡,這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儘管很多人對此很是不滿,但至今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正是因為這種教育資源的不平衡,讓某些地區的爸爸媽媽們,在考慮孩子未來的時候,充滿了焦慮。

為了讓孩子能夠達到和教育發達地區孩子一樣的水平,在孩子的教育上,爸爸媽媽們的做法甚至帶上了悲壯的色彩。越是焦慮,越是會在孩子的教育上真金白銀的砸進去。

特別是對於絕大多數“高不成低不就”的家庭來說,就更是這樣了。自己已經是一個普通人,就更不能讓孩子跟著自己一起普通了。於是這種焦慮會愈演愈烈。

其實說起鄙視鏈來,真正提及這些,並且在意這些的,還是爸爸媽媽們自己。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孩子小的時候,更需要塑造人格培養習慣等,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去學習知識本身。知識本身帶給孩子的成就感其實是很有限的,真正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更成功的,還是那些陪伴終身的習慣。

開心爸爸碎碎念

其實,作為一個爸爸,開心爸爸也很明白各位爸爸媽媽的心情,也知道大家對於超前教育,對於起跑線的一個執念。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呢?

但是想讓孩子優秀的最好方式,莫過於自己先成為那個優秀的人,相信到時候孩子就會跟著爸爸媽媽的腳步,逐漸變得更加優秀的。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才是對孩子最深刻的影響。

繼二胎鄙視鏈後,幼兒園接孩子時間都有鄙視鏈了,您處在哪一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