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一代偉人的絕唱——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不僅是偉大導師、偉大領袖、更是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已面世的詩詞有132首。

毛澤東的詩詞既像“陽春白雪”般高雅,又像“下里巴人”那樣通俗,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讚賞和喜愛。其中尤以寫雪的詩詞為佳,比如《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1930年)、《沁園春.雪》(1936年)、《七律.冬雲》(1962年)等等,堪稱千古絕唱。

一代偉人的絕唱——毛澤東詩詞

那在這裡我們就欣賞一下毛澤東的幾首經典之作:

《沁園春.長沙》

1925年8月,毛澤東離開湖南韶山,在長沙寫下了他人生中第一首豪放派詩作: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一代偉人的絕唱——毛澤東詩詞

從這首詩的情調來看,毛澤東是壯懷激烈的,眼前景物是那麼明麗。表達了包括他在內的革命潮頭的同志,將率領全國人民開創中國的新局面。

這是毛澤東詩詞中的經典之作,其圓熟、完美的程度,已確立了他32歲時成為一位傑出詩人的地位。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一代偉人的絕唱——毛澤東詩詞

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紅軍翻越六盤山,描寫了縱目遠望,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豪情激盪的情景。

長征行程二萬五千裡,無數艱辛困苦已成過去。但是“蒼龍”尚未“縛住”,更感肩上重任。

《沁園春.雪》

1936年2月初,陝北普降瑞雪。7日,毛澤東登上偉大的秦晉高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充溢心中,他揮毫這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一代偉人的絕唱——毛澤東詩詞

這是毛澤東一生詩詞創作的巔峰之作,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傑出的詩章。毛澤東此時43歲,如同他的人格和個性,詩詞創作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震撼千古的結語,發出了超越歷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壯志。那是毛澤東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那一刻思接千載、洞悉未來,豪情萬丈和傲視古今。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的幾首贈答奉和之作,是他有感而發,情真意切,各具特色的傑作。而《七律·和柳亞子先生》在幾首七律和贈答唱和詩中更是別具一格的精品: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一代偉人的絕唱——毛澤東詩詞

這是毛澤東於1949年4月19日所寫。詩的前四句追敘他與柳亞子的三次交往,後四句對柳亞子的牢騷提出開導規勸,並表示殷切的期望。此詩清純和雅,語言溫婉秀潤,情意綿長,看似清淡,味之彌甘,很有啟悟和感化力量。

《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夏季,毛澤東到北戴河住時寫下了這首詞。詞中描繪了壯闊的場景和漁民出海的情形,懷古思今,熱情地歌頌了新時代的新生活。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這首詞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它生動描繪了北戴河海濱夏秋之交的壯麗景色;展示了一代偉人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

一代偉人的絕唱——毛澤東詩詞

品讀毛主席的詩詞,不止在於學其規律、形式,而應該重在學習其恢宏氣勢、博大境界、深刻內涵和精粹語言。

從這些方面下功夫,無論用新形式,舊形式,都能盡隨自然。這樣才能走出欣賞、批評和創作的誤區,也才能給當代中國詩壇乃至於整個文壇注入新的生命。

縱觀毛澤東詩藝成功之路,雖然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卻並無刻意追求的痕跡,而是渾然天成。他的靈感、紮實豐厚的生活基礎和勃發於特定時間如火山噴發的激情,讓他成為中國最傑出的詩人。

一代偉人的絕唱——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詩詞的成功,當然有賴於他個人才質上所具備的卓爾不群的藝術思維,而他藝術思維的源頭則在韶山鄉土文化和青年時代所接受的中國傳統文化。

毛澤東從鄉土民間走來,他的詩詞帶有強烈的鄉土味、民族性,他使中華民族生長了幾千年的詩歌之樹再顯勃勃生機,郁郁青青而長盛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