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名創優品:廉價的時尚零售商“山寨”的品牌供給者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名創優品:廉價的時尚零售商“山寨”的品牌供給者

說起名創優品,這一定是年輕消費者逛街購物的首選陣地。

不過,你可知道,這個深受年輕人追捧的時尚零售商其實是帶著濃濃的“山寨風”發展起來的“兩元店”的升級版?

前些年,“兩元店”在大街小巷紅極一時,不過,由於改不了“土味兒”氣質,終究被消費者淘汰。

而事實上,單純作為商品來講,兩元店從來不缺少買家,而是缺少如何營銷他的賣家。

所以,當“顏值”逐漸成為消費者追求的目標,名創優品這個升級版自然少不了被年輕人追捧。

2013年,名創優品以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的策略進入低端生活百貨市場,並藉助新零售概念快速擴張。在實體零售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名創優品卻可以肆無忌憚地瘋狂開店、開店……

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名創優品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000多家店,並且門店數量仍以每個月80家到100家的速度擴張。

由此看來,名創優品的發展似乎越來越順暢,但果真如此嗎?

濃濃的山寨風

曾有人這樣評價名創優品:“招牌模仿優衣庫,陳設模仿無印良品,價格模仿大創”。如果說,這是對名創優品的嘲諷,那還真是不為過。

所以說,這樣的評論確實挺符合名創優品“山寨風”氣質的。此外,還有案例為證。

2016年,網名為“白關”的插畫家發現自己的《極簡動物園》系列被名創優品印在本子上出售,起訴名創優品。

2018年11月,傢俱品牌PIY創始人沈文蛟發文稱名創優品旗下MiniHome品牌抄襲PIY的NUDE衣帽架。

另外,名創優品與NOME的商標糾紛也讓人津津樂道。

據NOME負責人透露,2018年3月葉國富無視廣州諾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NOME)已於2017年5月正式登記的事實,將自己旗下廣州意創百貨公司更名為“諾米(設計)廣州有限公司”,並在NOME的註冊地申請登記,對此,負責人將之稱為“惡意竊取NOME創意”行為。

其實,曾有相關人士說過,曾屢涉侵權風波的名創優品其產品不具核心競爭力,單靠低價和店面數的擴張不足以支撐未來發展。

所以,如此快速擴張的名創優品能否抗得住“時代潮流”舉辦的“淘汰賽”很值得關注。

想抓年輕人的“窮精緻”?

名創優品的定位是“快時尚百貨品牌”,核心消費者鎖定的是18~28歲的年輕人。

在“顏值當道”的時代,名創優品走性冷淡風的裝修、走精緻路線的商品著實受年輕人歡迎。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在追求美的同時,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以“低價格”著稱的名創優品在質量方面卻有點兒追不上年輕人越來越高的要求。

2015年,據貴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消息,名創優品供應商深圳市喬威電源有限公司生產的兩個批次的移動電源,經抽檢後發現倍率放電性能、0.2ItA放電性能項目不合格。

2016年2月26日,甘肅食藥監局官網發佈消息稱,標稱廣東佳客源生產的風乾西梅的標籤不合格,檢出的食品添加劑苯甲酸在標籤中未進行標示。

2016年6月30日,在四川食藥監局的抽檢中,名創優品食品供應商之一——廣東佳客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佳客源)產品相思梅被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2018年7月12日,名創優品腮紅在韓國被檢出重金屬超標,其化妝品兩年內至少五次被曝存質量問題。

也就是說,名創優品對質量的把關並不到位,其抓住年輕人“窮精緻”的生活理念,卻只在表面上花功夫的做法,不會讓年輕人一直買賬。只有“品和質”都做好才能受到長久的追捧。

“Made in China”的日本品牌?

從日本買回來的東西是“中國製造”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而從中國買的日本品牌也未必是“日本製造”。

其中,名創優品就是一直被消費者誤會的存在。

事實上,名創優品是實打實的中國品牌。當年,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國富遇到日本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兩人一拍即合,聯手創立了名創優品這個品牌。

而中國人找日本設計師合作,產品當然不可能是純粹的“日本製造”了。“Made in China”才是名創優品的核心。

所以,消費者再看到寫著日文的名創優品時,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外國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