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讀《老人與海》偉大的作品帶來的永遠是無止境的思考,而不是期待

​記得上學的時候,對於作文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要求有明確的立意,似乎你如果沒有表達一個明確的意義,這篇作文就一定拿不到高分,甚至有可能會以偏題為理由,給你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於是自己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所有的文學作品只要讀不到意義,就覺得這部作品不夠優秀,就這樣,有時總不免的納悶,為什麼在國際上獲過大獎的作品,自己品讀起來卻如同忘記放鹽的菜,沒有什麼味道,直接導致自己難以下嚥,這種現象一直困擾到我畢業踏入社會,我才真正知道問題源自哪裡,向上追朔,源頭似乎指向我上學時這種立意寫作原則。

讀《老人與海》偉大的作品帶來的永遠是無止境的思考,而不是期待

因為只有我走出校門,踏上社會你才能真正知道,幾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過去一直沿著一條路走,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岔路,什麼是無奈的選擇,只有高低之分沒有左右之別,當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在這個社會上卻發現,生活除了高低還有左右之分的路口,而且這種路口幾乎都會讓你無從選擇,甚至走過之後的回頭,看看過去曾經徘徊的十字路口,同樣有著至今都無法抉擇的正確方向,於是人生的意義再也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且多維度的。

記得羅素曾經說過一句話:戰爭不是決定誰對了,只是決定誰留下了。曾經以為任何事情,任何的決定都是具有意義,然而當你真正的知道成功與失敗,得與失永遠不是一個絕對的選擇和應該有的結局的時候,你也許才能真正理解羅素說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他一定感受到勝利者背後也同樣受到了難以撫平的傷口,失敗者在未來也或許又終將踏著你的頭顱走向成功,於是暫時的正義在千百萬的生命毀滅的時刻,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剩下的就只有在意是誰最終活了下來。


上學的時候,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始終不能理解一篇短短的小說,竟然在當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是少有的一篇沒有太多爭議的獲獎作品,以往的獲獎作品,大多數都在評委那裡有一個勢均力敵、雙方各執一詞的判斷,而這篇小說卻讓大多數評委舉起了認可的手臂,一起把這本小說送上了文學之巔。

讀《老人與海》偉大的作品帶來的永遠是無止境的思考,而不是期待

如果以過去的立意思維,自己在閱讀這樣的作品總會去嘗試理解作品的意義,於是老人的拼搏精神就是意義,任何面對失敗的境地,只要敢於拼搏,哪怕是失敗也是一種成功,只要你以這種尋找所謂正確意義的方式,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呈交給老師,老師永遠不會給你一個低於你預期的分值,然而如果這樣作品就可以進入文學巔峰的聖壇,那我們也許真如生活中再也不需要選擇,你也永遠遇不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樣,我們面對世界也許就再也不需要思考。

讀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當我們看到老人僅僅帶著一副魚骨上了海岸,回到了自己簡陋的家時,故事結束了,海明威以這種方式結束故事,他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我們不妨問問自己,當我們讀到最後這一頁,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也許這才是作者拋給我們的問題,和他要抒寫的目的。

當我們拿過去上學時老師交給我們的思維方式,他顯然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我們以現在社會生活中的思維,他又是失敗的,因為他現實是一無所得,這是一種失敗與成功的悖論,當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我們就要接受和麵對這種人生悖論,當我們肯定失敗的時候,我們同樣也在渴望成功。

讀《老人與海》偉大的作品帶來的永遠是無止境的思考,而不是期待

如果我們站在勝利者的角度看《老人與海》,我們付出的終於獲得了回報,我們戰勝了困難,戰勝了罪惡,雖然只剩下一副魚骨,我們仍然是勝利的,如果以這種思維,我相信這是對海明威的誤讀,也是對一種文學藝術作品背後的價值誤讀,我如今不時的會嘲笑學校的自己,那時總以為可以把命運看透,總會被這種定義了的人生感到一種清晰和信心,然而當我走向社會,才會知道,過去的意義僅僅只是一種期望,一種人為建立的方向,現實人生從來沒有一個屬於真理性的選擇和終極答案。

其實海明威寫了這部小說,並不是想告訴我們,老人的偉大,並不是告訴我們,失敗也是一種成功,而是一種人生始終要面對的矛盾命運,這是屬於整個人類的命運悖論,當我們把時代退回到作者那個時代,世界的戰火剛剛熄滅,人們歡呼,勝利是值得慶幸,失敗是值得反思。然而對於整個人類,對於人自己挑起來的毀滅,造成千千萬萬的生命消逝,這是關乎整個人類的一場大失敗!這思考考至今還需要繼續下去,以後也會一直繼續下去。

如果我們對老人與海的結尾思考感到突兀,那回顧其他作品,幾乎所有的偉大作品都具有這種讓你無法選擇的定義,它們如同是一種隔空的遙遙相望,東方的《紅樓夢》最後悲劇的結局同樣是一種沒有答案的人生選擇,賈寶玉和薛寶釵是一場悲劇,那如果賈寶玉和林黛玉最終在一起,他們的命運真的就可以春暖花開?

讀《老人與海》偉大的作品帶來的永遠是無止境的思考,而不是期待

曹雪芹同樣是給我們一個悲劇結局,也同樣甩是給了我們一個選擇的悖論,如同老人與海的成功與失敗的悖論,賈寶玉面臨的是一個選擇的悖論,世界就是這樣一個個充滿悖論世界。


因此這些文學作品,帶給我們的不是一個意義,而是一個無從選擇對於錯,無法定義成功與失敗的人類哲學命題,他讓我們整個人類因此而陷入一種思考,而不是一種期待,不是一種作者選擇好的答案拋給你的期待。

思考是文學作品帶給我們最終極的藝術價值,因為期待的是定義好的,是選擇好的,那是結果,最後也有可能變成歪曲的說教,而思考是一種無止境的叩問,這種叩問放在海明威的時代,那就是戰爭從來沒有對與錯,沒有哪一方是成功或者是失敗,而只有是誰存活了下來,勝利者背後,也有著至今仍沒有癒合的傷口,失敗它是屬於全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