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一生一隊一遼足”,有幾位球星一生只奉獻給一支球隊?


“一生一隊一遼足”,有幾位球星一生只奉獻給一支球隊?

吳高俊和遼足故事還在繼續


3月30日,鐵西體育場,遼足新賽季的首個主場比賽中場休息時,俱樂部為34歲的老將吳高俊舉辦了一場簡短的退役儀式。球場的大屏幕播放了吳高俊的視頻,在全場球迷的注視下,他接過退役紀念獎盤、紀念球衣、球迷代表送上的鮮花……吳高俊胸前的數字“161”,是他職業生涯代表遼足征戰了161場比賽。

他慢慢走向比賽場地中圈,向兩側的球迷看臺鞠躬,顯得那麼不捨。而此時球場上空的雪越下越大,彷彿為這位效力14載老臣的忠誠而感動。在漫天的大雪中,回想這14年裡跟隨著遼足起起伏伏,經歷的榮譽、傷病、煎熬,吳高俊再也抑制不住情緒,流下熱淚。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多載碰壁,奈何心堅。

一生一隊,從2005年到2018年,吳高俊職業生涯的14年都奉獻給了遼足,而退役之後,他轉型為遼寧瀋陽宏運預備隊教練,繼續書寫他赤膽忠心的足球故事。

從小是學霸:全校第三名

吳高俊出生在盛產體育健將的大連金州,父親吳龍宣是大院兒第一批競走隊的運動員。所以,從小吳高俊就展現了很好的運動天賦,小學時在學校的田徑運動會上,總是能從長跑到短跑拿下多項冠軍。不過直到小學四年級的時候,10歲的吳高俊才開始接觸足球。

當時足球特別熱,老遼足的“快馬”黃崇為體校選拔隊員。吳高俊還記得,那天的金州體育場有好幾百個孩子,教練會從中選50人。

選拔的方式是讓孩子們一起踢小場比賽。那之前,吳高俊還沒有練過足球,但是他在場上表現出的耐力、速度和頭腦打動了黃崇。這之後,吳高俊就跟著啟蒙教練黃崇,每天放學後訓練,寒暑假裡訓練。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踢球和學習之間的矛盾也來了。吳高俊在學校一直是班長,尤其是理科學得好,還參加過奧數比賽。初中一個年級組8個班,一個班60人,考過年級組的第三名。

初二那年,遼足要組建三線隊。吳高俊有機會到瀋陽進入隊伍,但是也面臨著半職業的訓練就等於放棄學業了。

面臨人生當中的重大選擇時,校長勸說吳高俊的父母:要是真去踢球,這麼好的學習成績就太可惜了。思慮再三,父親還是決定尊重兒子意願,選擇足球。

1999年,吳高俊從大連來到瀋陽,正式開啟他的足球之路。

20歲登上中超賽場

1985年出生的吳高俊,趕上了2008年奧運年齡段,全國踢球的孩子特別多。進入遼足三線隊在廣東清遠的第一期集訓,當時基地46片足球場,每天場地都是排滿的,比賽擠進了來自全國的50多支隊伍。

當時,賈秀全在清遠進行國青集訓隊選拔,在40多支隊伍選88人大名單,分成四個小組。組隊完成後,吳高俊並不在其中,但他卻抓住了一個意外的機會。

國青集訓隊和基地裡剩下的苗子組成的球隊進行對抗賽。結果吳高俊所在的“雜牌軍”卻3:2贏下了四個小組中實力最強的A組。在那場比賽中發揮出色的吳高俊,也憑藉自己的出色表現,被招進了國青集訓隊。

吳高俊的職業生涯經歷了不少坎坷,他受過兩次重傷,而這兩次的時間節點,卻偏都是特別關鍵的時候。

2005年,時任遼足主帥王洪禮想在隊中培養一位年輕的中後衛。當時比隊中於漢超、楊善平大兩歲的吳高俊,心智也更成熟一些,得到了教練的推薦。

於是,那年的冬訓,吳高俊練得格外努力,憧憬著自己在中超的第一個賽季可以大展拳腳。可造化弄人,冬訓的最後一場教學比賽,吳高俊在一次剷球中受傷,左腳腳踝內外側韌帶全部斷裂,一歇就是半年。

看著原本能並肩作戰的隊友南征北戰,自己卻只能窩在家裡養傷,吳高俊那時特別鬱悶,

也因為年輕心切,明明沒有痊癒還咬著牙訓練,留下了病根兒。“現在慢跑的時候,還是瘸的,但是快跑不瘸”,說這話時,吳高俊笑中透著苦澀。

2009年,狀態正佳的吳高俊打滿整個賽季,一場沒落下。2010年賽季,正當他競技狀態上升的時候,聯賽中期球隊的一場商業比賽中,兩名英國球員倒下的時候正巧砸在了他的腳上,當時聽到啪的一聲,吳高俊還以為自己骨折了,但活動了一下沒事,就接著踢完了上半場。結果中場休息的時候,發現已經腫得不行了,被診斷右腳的外側韌帶斷裂,餘下賽季報銷。

職業生涯一張紅牌

“一生一隊”四個字說來容易,可這份堅守有多難?

從剛進隊時的懵懵懂懂,到漸漸佔據主力位置的責任擔當;從剛進隊的大牌雲集到掉入中甲,又與隊友並肩作戰重新殺回中超;從2011年的短暫輝煌,再到2017年又一次陷入低谷;從兩次重傷後頑強迴歸賽場到反覆拉傷的力不從心……吳高俊說,需要有一種很強的信念感!

“2008年我們降級了,那個賽季我們特別不甘心,不過我們很團結,那個冬天我們一天四練,練得很苦。出早操、上午練、下午練,晚上練力量……一個冬訓讓我們儲備了很好的體能。當時張鷺,于漢超,楊旭,我們這幫人都年輕。還有一些老將在隊裡,我們那個時候非常有信心,後來比賽踢得也比較順利,一年時間就重返中超”,吳高俊說,如今回憶起來這些,都倍感珍貴。

2012賽季,吳高俊又找回了狀態,一直到2014賽季,他都踢得比較多。“最開心的是2013年,埃杜和詹姆斯剛來的時候,隊裡的氣氛很好,該贏的比賽我們也都贏了。”

讓吳高俊特別感慨的是上個賽季張野的受傷,“和張野一個房間住了六七年了,當時我在替補席上,看到這一切,有時候球員也挺脆弱的,因為那場比賽很關鍵,張野也想玩命了,好在最後比賽贏了。”

吳高俊的職業生涯裡還有兩個“唯一”,一粒進球和一張紅牌,而且都是在2005年。

那一年,足協盃客場對廈門,吳高俊接到王亮的傳中,打進了職業生涯的唯一一個進球。

也是在那一年,吳高俊吃到了職業生涯的唯一一張紅牌,那場比賽也是他第一次代表球隊首發出場。

面對當時實力強勁的大連實德,吳高俊負責重點盯防當時巔峰狀態的揚科維奇。上半場比賽,吳高俊充分發揮了自己預判好、不容易被擺脫的特點,限制住了對手。但是下半場比賽,吳高俊卻因為動作過大,直接被紅牌罰下,而後球隊被打進5個進球慘敗收場。“那時候我才20歲,被罰下場,看到球隊輸得這麼慘,特別內疚,回到休息室就哭了,但是當時唐堯東教練並沒有批評我”,吳高俊說,現在回憶起來,很感謝唐導當時對他這樣年輕球員的包容。

2005年,對於吳高俊來說,是特別的一年。在場邊帶隊訓練時,吳高俊還是會偶爾恍惚,“我已經是一名教練,不再是球員了嗎?”雖然總是經歷傷病、康復、迴歸賽場的反反覆覆,但是真正覺得自己的競技狀態下滑無法挽救時,是2016年。“這幾年一年比一年難,左、右腿換著拉傷。”

足球運動員太瘦了容易受傷,反覆受傷影響速度,雖然吳高俊很早就知道自己應該增重,他也嘗試做力量、吃長肌肉的東西等等,但神奇的基因讓吳高俊幹吃不胖。年輕心切時對自己的拔苗助長、不科學的吃東西,也導致他後來的肌肉特別容易拉傷。

今年冬訓期間,即便有時候也會帶著小隊員訓練,但內心還是覺得自己是隊員。他心裡也想著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想嘗試做助理教練,但還是做好了繼續踢球的準備。

直到球隊經歷換帥風波,吳高俊被俱樂部安排執教預備隊。沒有一線隊球員兼教練的過度,也沒有冬訓期的準備,吳高俊就這樣的轉型了。

瞭解隊員、安排訓練計劃、與上任教練對接、坐在電腦前寫到腰疼……“剛到隊的時候,真的是特別的忙,連隊員的名字都叫不齊。我找到前一任教練,在房間聊到了凌晨2點半。前幾天的時候,每天也就只能睡4個小時。”

預備隊的比賽是在中甲聯賽後的第二天,第一個客場和貴州的比賽,是吳高俊臨場指揮的第一場比賽。吳高俊自己帶隊,隊裡除了隊員只有一位隊醫,他連隊務的活都幹了。

回到柏葉基地後,吳高俊更加堅定了帶隊的理念,“預備隊的打法必須和一線隊統一,因為要隨時為一線隊補充各個位置上的隊員。所以我的目標很簡單很現實,就是為一線隊服務,挖掘有潛力隊員。”剛剛轉型,又要身兼數職,可吳高俊心態調整得不錯,雖然特別忙、特別累,但是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和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