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督脈的命名含義如何?為什麼又稱“陽脈之海”?

“督”字的本義為觀察、審察。《說文解字》:“督,察也

。”《漢書·王褒傳》:“使離婁督繩。”意指由以明目著稱的離婁來瞄準墨線以達到正直。引申其字義為統率、督促、總督、監督、正中等。《莊子·養生主》載“緣督以為經”,郭象注:“順中以為常也。”督脈的命名即取此義,說明本脈主統率諸脈,行於正中。如王冰注所說:“以其督領經脈之海也。”(見《素問·骨空論》注)。

督脈的命名含義如何?為什麼又稱“陽脈之海”?

督脈的督領經脈首先是陽脈,故稱之為“陽脈之海”。這一提法,見於《難經·二十八難》呂廣注,又見於《脈經》和《針灸甲乙經》。其後,楊上善《太素》注也提到:“《八十一難》雲:督脈起下極之輸……為陽脈之聚。”至李時珍《奇經八脈考》更明確指出:“督脈……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督脈為何能總督諸陽?這是由它的循行部位所決定的。

督脈主幹行於背部正中,經脊裡而屬於腦,與腦和脊髓均有密切聯繫。“腦為髓海”,“腦為元神之府”(見《本草綱目》辛夷注),人體一切神氣活動都受其支配。“頭為諸陽之會”、“背為陽”,則是從陽氣所在來說明這一部位的重要性,從而突出了督脈對全身陽氣所起的統率、督領作用。手足三陽經均與督脈相交會,最集中的地方是大椎穴。此外,帶脈出於第二腰椎,陽維脈交會於後項部的風府、啞門,陽蹻脈通過足太陽與督脈風府相通,所以督脈與全身各陽經都有聯繫。其中與督脈最鄰近的是足太陽經,體內各臟腑通過足太陽經背俞穴與督脈脈氣相通。

督脈的命名含義如何?為什麼又稱“陽脈之海”?

這樣,臟腑功能活動也受督脈經氣影響。古人將這種功能活動概括為“背為陽”理論。由此可以理解,說督脈為“陽脈之總督”,或稱為“陽脈之海”、“陽脈之都綱”(楊玄操《難經·二十八難》注),其意義是一致的。《難經》虞庶注說:“《經》言督脈起於下極,上入屬於腦。呂氏(廣)曰:諸陽之海也;楊氏(玄操)曰:陽脈之都綱。據其督脈流行,起自會陰穴,循脊中上行至大椎穴,與手足三陽之脈交會;上至啞門穴,與陽維會其所;上至百會穴,與太陽交會;下至鼻柱下水溝穴,與手陽明交會。准此推之,實謂為諸陽之海、陽脈之都綱也。”

督脈的命名含義如何?為什麼又稱“陽脈之海”?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