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93歲高齡的張錫武先生,因畫牡丹而享譽津門畫壇,人稱“牡丹張”。近日,筆者專程赴張老家中拜訪。鮐背之年的張老精神矍鑠、思維清晰,雖有些耳背,但說起自己的藝術人生卻滔滔不絕,聲音洪亮且記憶力驚人。牡丹象徵著富貴,也代表紅火的生活,春節將至,特別推出對長壽畫家張錫武的專訪,並以牡丹之美好寓意,提前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喜慶吉祥。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來津七十年 畫了一輩子

張錫武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的父親就在天津畫畫,自己很小的時候也開始跟著父親學畫。“七七事變”後,父親從天津回到河北老家,種地之餘繼續畫畫。年輕的張錫武追求進步,被黨組織發展成地下工作者,他通過在蠟紙上畫畫,再印成宣傳品發放,為抗日宣傳作貢獻。張錫武17歲參加革命,同年入黨,經歷了抗戰烽火歲月,也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1949年,張錫武來到天津,在市文聯美術工作者協會工作。1952年調入天津美術工作室,編輯《天津畫報》,1954年調到天津美術出版社,一直從事連環畫和年畫的編輯創作工作。1974年,張錫武又被調到楊柳青畫社工作,直至離休。今年正好是張錫武來天津的第70個年頭,如今90多歲的他仍然每天都要畫畫,真是畫了一輩子。

擔任編輯工作期間,張錫武一開始主要是畫人物,當時一共畫了40本連環畫,加上編輯的連環畫,總計有100多本,這也為他後來畫花鳥、山水打下了堅實基礎。那時,天津美術出版社此類作品的出版量全國領先,對為群眾普及文化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到楊柳青畫社工作後,張錫武創新地在傳統年畫中融入了不少現代題材,並通過平時學習和去外地寫生,不斷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

至於後來轉而專注於畫牡丹,則緣於張錫武的一次洛陽之行。當時他去河南洛陽出差,恰逢當地舉辦“牡丹節”,看到各種各樣的牡丹特別受人們喜愛,這給了張錫武很大的啟發。藝術來源於生活,為什麼不能專門畫牡丹呢?從此,他開始研究牡丹,並將創作重心重新定位。“我當時就想,醫院的專家給人看病都是看專科,什麼病都看的醫生很難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對於畫畫也是同樣道理,什麼都畫就很可能什麼都畫不好,所以我決定只畫牡丹,幾十年下來還真的畫成了。”張錫武說。

文化需傳承 創新不可少

張錫武表示,雖然自己年事已高,但思想並不保守,樂於接受新的事物。一方面,他很早就在繪畫中兼容幷蓄,自成一格。中國畫裡的牡丹有自己的傳統,他在努力繼承的同時,也吸收了西方繪畫中的很多東西,並有機融入到創作中去。張錫武認為,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繪畫也要跟上變化的步伐,做到與時俱進。中國畫是“即白當黑”,很講究“淡、雅、靜”,如果將國畫與西畫、花鳥與山水、水粉與國畫相互融合,就能不斷推陳出新,不落俗套。另一方面,張錫武還經常通過各種媒體瞭解外界信息,在越來越發達的信息社會未曾落伍。作為《今晚報》的老朋友,他認為《師情畫意》這個新欄目很好,對宣傳報道天津的老畫家、傳承和傳播傳統文化都很有意義,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他還經常上網,得知現在的天津美術界很活躍,雖然很多活動自己不便參加,但心裡很羨慕。“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對社會發展影響很大。中國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影響人和推動社會進步,傳媒在其中起到的顯著作用不可或缺。”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和家人在一起)

張錫武說,“野心不能有,雄心不能無”。作為一名創作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文化工作者,他一直認為要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並堅持身體力行。如今,他把畫畫當成了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每天都要站著畫一陣,就連生病住院期間也不曾停筆。“畫家既能為社會傳播文化,又能創作作品,同時手腦並用還鍛鍊了自己的身體,這不是‘一舉三得’嗎?”張錫武如此總結道。

四代畫牡丹 筆墨見真情

在談到藝術傳承時,張錫武說,就家傳繪畫而言,父親是第一代,自己是第二代,女兒、兒媳婦是第三代,到了孫媳婦、外孫和外孫媳婦已是第四代了。與很多畫家沒有傳承令人惋惜相比,“張氏牡丹”連續四代的傳承和壯大無疑是可喜的,而且,作為一個家傳和美術院校培養相結合的繪畫家庭,又趕上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發展的好時代,今後的傳承和發揚必將擁有更多的活力和空間。張錫武認為,師生情是一種非常深厚和美好的感情,而如果在這種感情中融入親情,更能達到一種血濃於水、好上加好的境界。作為天津老一代畫家,他會繼續努力為後生提供有價值的經驗、作品和資料,作為一家之長,他也將一如既往地督促鼓勵兒孫們勤於學習實踐、搞好團結協作,共同把“張氏牡丹”繪畫藝術更好地傳承發展下去。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最後還透露,如果有機會,他希望再認真地辦一場個人展覽,好好總結回顧一下自己漫長、艱辛而快樂的創作道路。讓我們祝福張老早日實現這個夢想。

人物簡介

張錫武,字青松,1927年生,河北河間人。曾任天津楊柳青畫社副社長,總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國畫研究所副所長,擅長中國花鳥畫和楊柳青年畫。作品以其深厚的藝術造詣和獨特的繪畫風格蜚聲畫壇,特別是他的牡丹畫,多用小寫意方法,形神兼備,在津門畫界享有“牡丹張”的美譽。他曾多次接受媒體採訪,天津電視臺為其做過多期專題節目。其作品和藝術成就還多次在全國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已出版《牡丹的畫法》《張錫武畫選》《寫意牡丹畫法》《張錫武畫集》等多部作品,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和喜愛。其中《張錫武畫集》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此畫集彙集了張錫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的連環畫、年畫、花鳥畫精品共計200多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作品


家人心語

馮字錦(兒媳婦):天津美協會員,職業畫家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馮字錦作品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年輕時受老爺子影響來到天津,兩年後正式走上繪畫道路。1982年開始畫年畫和花鳥,期間因為要照顧家庭中斷了幾年。1997年又重新拾筆,在開設畫廊、組織筆會的過程中,從工筆轉為國畫,至今已有20多年。幾十年來,我一直在老爺子身邊,創作上得到很多提攜,老人家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認真態度不僅影響全家,更影響著我,讓我覺得沒有理由不把“張氏牡丹”學習傳承好。今後,我會在繪畫上更加精益求精。

張靜(女兒):天津美協會員,西青美協理事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靜作品

我本科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現就職於天津工業大學。剛當老師時就教學生美術,工作之餘也一直堅持創作。在天津美院學習期間,我跟很多老師學習過,收穫頗豐。我把專業中學到的知識與父親對我的悉心指導相結合,並通過不斷實踐和感悟,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繪畫風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主要繪製和出版連環畫,尤其擅長畫門神,後來創作重點由工筆轉為寫意專攻牡丹。未來,我會和家人一起努力,把父親的創作精髓和藝術精神認真傳承下去。

鄭方(外孫):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

受姥爺的影響,我從小就接觸繪畫,姥爺手把手教給我很多東西,傾注了不少心血。上學後,一到寒暑假我就住在姥爺家裡,認真學習花鳥畫等技法。2010年考上美院後,繼續進行專業系統的學習,主要是將工筆與寫意相結合,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我畢業設計的作品是工筆人物,要求很嚴謹,姥爺經常親自指點我,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盧豔平(外孫媳婦):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

我在美院學的是藝術設計專業,藝術設計和繪畫有很多相通相似之處,也能從繪畫中得到很好的借鑑。姥爺在藝術創作上的創新思維和創作態度給了我很多啟發,我嘗試著把學到悟到的知識與所學專業相結合,並運用到平時的創作中。我的畢業作品《棲》,是一套首飾胸針,在設計上就借鑑了國畫的元素,並體現出花鳥意境,這也是平時向姥爺學習並用於實踐的典型例子。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鄭方作品

張雅芳(孫媳婦):青年畫家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張雅芳作品

我18歲開始學畫畫,雖然是半路出家,但在爺爺的指導下,這幾年的進步還是挺明顯的。婆婆對我的藝術創作影響也很大,我跟她學到了很多東西。目前,我主要以工筆和寫意相結合的形式,專門畫牡丹,作品在市場上反響尚可。今後我會繼續認真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努力做好傳承。

(本文首發於今日頭條。攝影/周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