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春暖柳黃——最美詠柳詩詞

春暖柳黃——最美詠柳詩詞

● 先秦南北朝

1、菀柳【先秦】詩經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無自暱焉。俾予靖之,後予極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無自瘵焉。俾予靖之,後予邁焉。

有鳥高飛,亦傅於天。彼人之心,於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兇矜。

2、邊城思詩【南北朝】何遜

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

3、送別詩【隋】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春暖柳黃——最美詠柳詩詞

● 唐代

1、詠柳【唐】賀知章(約659— 約744)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送別【唐】王之渙(688—742)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3、田園樂七首·其六【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4、勞勞亭【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金陵酒肆留別【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5、送懷州吳別駕【唐】岑參(約715—770)

灞上柳枝黃,壚頭酒正香。 春流飲去馬,暮雨溼行裝。

驛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懷人總喜,別駕得王祥。

6、春思二首·其一【唐】賈至(719-772)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紅粉當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殺長安輕薄兒。

7、寒食【唐】韓翃(754年進士)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章臺柳【唐】韓翃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答韓翃【唐】柳氏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8、堤上柳【唐】戴叔倫(約732—約789)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

9、徵人歸鄉【唐】戎昱(744~800)

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遊客送人歸。 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干溼汝衣。

10、南浦篇【唐】孟郊(751—814)

南浦桃花亞水紅,水邊柳絮由春風

。鳥鳴喈喈煙濛濛,自從遠送對悲翁。此翁已與少年別,唯憶深山深谷中。

春暖柳黃——最美詠柳詩詞

11、城東早春【唐】楊巨源(755-?)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賦得灞岸柳留辭鄭員外【唐】楊巨源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

。 好風倘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和練秀才楊柳【唐】楊巨源

水邊楊柳麴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12、憶遠【唐】張籍(約766 -約830)

行人猶未有歸期,萬里初程日暮時。 唯愛門前雙柳樹,枝枝葉葉不相離

薊北旅思【唐】張籍

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苧詞。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13、華清宮前柳【唐】王建(768-835)

楊柳宮前忽地春,在先驚動探春人。曉來唯欠驪山雨,洗卻枝頭綠上塵。

14、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初春小雨)【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5、楊柳枝【唐】劉禹錫(772-842)

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楊柳枝詞九首(選三)【唐】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南陌東城春早時,相逢何處不依依?桃紅李白皆誇好,須得垂楊相發揮

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憶江南·春去也【唐】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柳花詞三首【唐】劉禹錫

開從綠條上,散逐香風遠。故取花落時,悠揚佔春晚。

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撩亂舞晴空,發人無限思。

晴天闇闇雪,來送青春暮。無意似多情,千家萬家去。

16、楊柳枝詞【唐】白居易(772-846)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17、折楊柳【唐】施肩吾(780-861)

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摺盡一重新。 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

18、柳長句【唐】杜牧(803-約852)

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

。 巫娥廟裡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帶風。

不嫌榆莢共爭翠,深與桃花相映紅。 灞上漢南千萬樹,幾人遊宦別離中。

19、楊柳枝【唐】溫庭筠(約812-約866)

織錦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徵人。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楊柳未覺春

題柳【唐】溫庭筠(約812-約866)

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香隨靜婉歌塵起,影伴嬌嬈舞袖垂。

羌管一聲何處曲,流鶯百囀最高枝。千門九陌花如雪,飛過宮牆兩自知。

春暖柳黃——最美詠柳詩詞

20、柳【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關門柳【唐】李商隱(約813-約858)

永定河邊一行柳,依依長髮故年春。東來西去人情薄,不為清陰減路塵。

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唐】李商隱

暫憑尊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折盡,半留相送半迎歸。

21、冬柳【唐】陸龜蒙(?~881)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22、柳【唐】羅隱(833-909)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23、題情盡橋【唐】雍陶(約834年前後)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

24、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唐】韋莊(約836- 約910)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

25、淮上與友人別【唐】鄭谷(約851~約910)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26、柳【唐】裴說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 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27、柳枝詞【唐】何希堯

大堤楊柳雨沈沈,萬縷千條惹恨深。飛絮滿天人去遠,東風無力系春心

春暖柳黃——最美詠柳詩詞

●五代北宋

1、七絕【五代北宋】徐鉉(916-991)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2、賜宮人慶奴【五代】李煜(937-978)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遊。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

3、柳枝詞【北宋】鄭文寶(953-1013)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4、柳【北宋】寇準(961—1023)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

5、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後院【北宋】張先(990—1078)

移得綠楊栽後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個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6、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北宋】歐陽修(1007-1072)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7、詠柳【北宋】曾鞏(1019—1083)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8、洞仙歌·詠柳【北宋】蘇軾(1037-1201)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洞仙歌·江南臘盡【北宋】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畫?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北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9、浣溪沙【北宋】晏幾道

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

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清平樂·留人不住【北宋】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10、綠羅裙/生查子【北宋】賀鑄(1052~1125)

東風柳陌長,閉月花房小。應念畫眉人,拂鏡啼新曉。

傷心南浦波,回首青門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11、蘭陵王·柳【北宋】周邦彥(1057—1121)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13、踏莎行·情似遊絲【北宋】周紫芝(1082-1155)

情似遊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14、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北宋】向子諲(1085—1152)

五柳坊中煙綠,百花洲上雲紅。蕭蕭白髮兩衰翁,不與時人同夢。

拋擲麟符虎節,徜徉江月林風。世間萬事轉頭空,個裡如如不動。

春暖柳黃——最美詠柳詩詞

●南宋

1、新柳【南宋】楊萬里(1127-1206)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2、淡黃柳【南宋】姜夔(1154-1221)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淒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

因度此闋,以紓客懷。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

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3、花心動·十里東風【南宋】吳文英(約1200~1260)

十里東風,嫋垂楊、長似舞時腰瘦。翠館朱樓,紫陌青門,處處燕鶯晴晝。乍看搖曳金絲細,春淺映、鵝黃如酒。嫩陰裡,煙滋露染,翠嬌紅溜。

此際雕鞍去久。空追念郵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淚點絮花沾袖。去年折贈行人遠,今年恨、依然纖手。斷腸也,羞眉畫應未就。

4、柳花【南宋】釋文珦 (1210-?)

岸柳飛花老卻春,負前何事巧隨人。都緣漂盪先歸處,全似天涯倦客身。

5、醉桃源/阮郎歸【南宋】翁元龍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

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6、蝶戀花·人自憐春春未去【宋】劉鉉

人自憐春春未去,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只道送春無送處,山花落得紅成路。

高處鶯啼低蝶舞,何況日長,燕子能言語。會與光陰相客主,晴雲又卷西邊雨。

春暖柳黃——最美詠柳詩詞

● 元明清

1、東城【元】趙孟頫(1254-1322)

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菸絲。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2、最高樓·暮春【元】薛昂夫(1267—1359)

花信緊,二十四番愁。風雨五更頭。侵階苔蘚宜羅襪,逗衣梅潤試香篝。綠窗閒,人夢覺,鳥聲幽。按銀箏、學弄相思調。寫幽情、恨殺知音少。向何處,說風流。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裡,兩悠悠。

3、卜算子·新柳【清】納蘭性德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風,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4、臨江仙·寒柳【清】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

,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5、唐多令·粉墮百花州【清】曹雪芹(《紅樓夢》林黛玉)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球。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臨江仙·白雲堂前春解舞【清】曹雪芹(《紅樓夢》薛寶釵)

白雲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