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天才註定是孤獨的,因為懂他的人太少

周星馳是為數不多的將“好笑”與“苦笑”結合在一起的演員,看他演戲,會想讓人流淚,讓人流淚的演員有很多,但都不好笑。

他用《喜劇之王》《功夫》《大話西遊》《少林足球》等等作品,向我們證明了“偉大”二字。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初看電影時,我們都在沒心沒肺地笑,細想時卻又感覺無比地心酸。

當我們真正地被現實生活的殘酷折磨得無比痛苦時,周星馳飾演的那些小人物的那種堅強、樂觀和不懈的努力又令我們發自肺腑地感動。

有人說,周星馳哪裡是在演戲啊,分明是活成了我們想象的角色。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這就是周星馳,一個好的喜劇演員。他能夠如此地成功,肯定不止是他一個人的功勞,還有這兩個最重要的人,一個在幕前,一個在幕後。

周星馳電影的一個標誌,就是“達叔”吳孟達。可以說周星馳的成功,也少不了他。吳孟達踏入影壇的二十多年間,從未主演過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全都是以陪襯的身份出現的。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從不務正業的老爸,再到頹廢無能的警察,幾乎演過所有市井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他甘當綠葉,卻成為了靠演配角出名的演員。

網上有一個動圖特別火,他面對生活那種無助的眼神令人很心酸,現實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另外一個是在幕後的星爺的配音演員石班瑜,是一名資深的配音演員。有些人看電影喜歡用原聲,我看周星馳的電影幾乎全都是看的國語版。

石班瑜的最大功勞,就在於最大效果還原了周星馳的喜劇效果和感覺。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在遇到周星馳之前,由於石班瑜的聲線是比較細細尖尖的,也不算特別醇正,所以很難找到合適的配音對象。

在1990年,周星馳與劉德華合作拍攝《賭俠》,公司想找到一個與周星馳聲色相近,語調有點誇張的人配音,而石班瑜正好符合這個設定,二人從此便擦出了“火花”。

石班瑜完美詮釋了一種無厘頭的情緒與聲音。比如說“I服了U”“我走先”均是出於他的特色配音

很多人選擇國語配音很有可能是聽不懂粵語的,包括我自己也一樣。因為如果看粵語原音的話,大多數是時候都是一知半解的,況且粵語語速非常之快,很有可能看字幕都跟不過來。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比如說在《少林足球》裡,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粵語說得很快,不看字幕完全聽不懂,但是這麼有衝擊力的一句話,聽不懂是不是覺得很可惜,聽懂一定是要比看字幕給人的衝擊力更強。

好的配音是不會讓你出戏的,而是會給演員加分。內地觀眾對周星馳電影的熟悉肯定是少不了石班瑜的貢獻,但現如今卻找不到他與周星馳的合影。

現在很多演員都不願意在公眾面前暴露太多未知的事情,所以我們在社交平臺上得知的新聞也僅是限於在幕前工作的各個明星們。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更何況周星馳是“偏執”的,在之前的採訪中,柴靜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跟你合作之後,會覺得你很難接觸?為什麼會有人覺得反感?”

他說:“你試試看一個鏡頭NG幾十次,演員還開不開心”。正是因為這種對待演戲的嚴格才會不被人理解,天才註定是孤獨的。

周星馳的成功這個人功不可沒,但他與星爺卻從未有過一張合影

戲裡的一句話送給所有星迷們,“你不懂演戲呀!表情做足,略顯浮誇”“那些是世俗人對我的看法,你該不會也不識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