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南江縣“造血式”扶貧著重技能培訓

南江縣“造血式”扶貧著重技能培訓

南江縣是革命老區、邊遠山區,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委、縣政府以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為契機,大力實施職成教育助推脫貧攻堅“四個一”工程,切實抓好技能培訓,不斷增強“造血”功能,為南江縣整縣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

辦好一所村政學院 培養脫貧攻堅帶頭人

針對該縣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結構老化、能力偏弱、後繼乏人等問題,依託小河職業中學,辦好巴中村政學院,組織有志紮根農村的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大學畢業未就業的青壯年,舉辦村級後備幹部專修班 5 期,儲備村級後備幹部213名,36名學員當選村(社區)黨支部書記,28名學員當選村(居)委會主任。開辦現任村(社區)幹部短期培訓班,對1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現任支部書記、村主任進行全員培訓,培養了一支有文化、懂政策、有技能的“永久牌”基層治理人才隊伍和“永不走”的脫貧攻堅帶頭人。

開設一批特色專業 對接地方經濟發展需求

南江縣著力辦好職業學校特色專業。小河職中辦好畜牧獸醫、機電技術應用、計算機及應用等專業,縣職中辦好建築、汽車駕駛與維修等專業。南江縣 90%以上種植養殖大戶、畜牧獸醫站和林業站技術人員畢業於小河職業中學。抓好電大網絡成人教育,依託網絡優勢,縣電大站辦好中央開放教育、成考教育、教育部一村一大學生和奧鵬學習等成人教育,1500 多人在網絡成人教育中提高了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水平。搭建中職與高校直通車,加強與高校合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專業人才。小河職中與西南科技大學、四川西南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聯合舉辦成教大專班,縣職中與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全日制五年制大專班,幫助1.5萬名優秀貧困中職學生圓大學夢。

建設一批產業基地 發展骨幹特色產業

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產業”的要求,建好東榆鎮槐樹村土雞養殖、北極南江黃羊養殖、光霧山鄉村旅遊、元頂富硒茶種植、興馬鄉金銀花種植等產業基地,輻射帶動貧困村產業發展。發展骨幹特色產業,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在貧困村大力發展南江黃羊、金銀花、山核桃、富硒茶等“四大”支柱產業和小種植、小養殖、小加工、小經營等“四小”產業。在貧困村牽頭組織合作社 32 個,600 多戶貧困戶入股分紅,人均年增收 1200 元。定期舉辦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把培訓課堂擺到田間地頭,組織貧困戶到產業基地觀摩學習。面對面、點菜式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培養“土專家” “田秀才”200 餘名。開辦產業發展培訓班,培育農村產業大戶 310 人。建立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優秀黨員培養成幹部的“三向培養”機制,在致富能手中發展新黨員 72 名,示範帶動2350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南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