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媽媽決定家庭的氣氛,家庭決定孩子的未來

你都不相信的東西,怎麼讓你的孩子去相信?

你都不爭取的事情,怎麼教育你的孩子去爭取?

一個母親/父親,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並不只是將她養大就好,讓她活下來接受教育就好。

作為媽媽或爸爸,需要知道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你的相信與不相信,你的爭取和放棄,你對於人生的選擇,其實都在一點一滴,塑造著孩子的人生。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

父母用自己的思想澆灌他們

最近熱映的《神秘巨星》是個看了讓人動容的故事。

喜歡唱歌、一直堅持夢想並不斷努力的印度少女尹希婭,關於夢想的勵志故事令人動容;但更讓我動容的是,這部電影中講述的母親與女兒之間的故事。

尹希婭的父親專制、家暴成性,一言不合就會將妻子暴打一頓,從來不會關心自己女兒的想法,只會關心小兒子。

媽媽決定家庭的氣氛,家庭決定孩子的未來

尹希婭之所以能夠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放棄、不退縮,如此堅定和勇敢,是因為背後一直有母親默默地認同和支持,有母親力量的守護——尹希婭關於歌唱的夢想,來源於六歲生日時媽媽送給她的吉他。

而她能夠將自己的歌聲帶給全世界的人,並不被專制的父親發現,是因為媽媽賣掉了唯一一條項鍊給她買了電腦,為了不讓父親發現自己的唱歌視頻,媽媽還想出了讓她帶著罩袍唱歌的方法。

媽媽決定家庭的氣氛,家庭決定孩子的未來

尹希婭能夠在不可能的家庭狀態下(家裡缺錢、父親強烈反對)一步一步成為世人矚目的“神秘巨星”,是因為她實現夢想的每一步都得到了母親的幫助和守護。

故事的最後,尹希婭之所以能夠逃脫父親安排的遠嫁沙特阿拉伯,成為14歲新娘的命運,也是她的母親在最危急的時刻,克服了自己的怯懦,勇敢帶著她和弟弟,衝破命運的藩籬,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專制、暴力、重男輕女的丈夫,奔向未知但是有希望的人生。

與其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少女尹希婭的夢想實現之路,倒不如說,它講述的是:

一位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經濟來源的整日被丈夫暴打的印度婦女,一點一滴守護女兒的夢想,在這個過程中,最終也做出了自己對於“既定的命運”進行抗爭的故事。

  • 如果沒有媽媽對生活從順服、忍受再到抗爭的巨大轉變;

  • 如果沒有媽媽最終放棄有問題的婚姻、勇敢帶著孩子離開那個充滿暴力的男人的決定。

只是憑藉著自己的堅持,尹希婭恐怕沒有機會站到頒獎臺上拿到屬於她自己的獎盃。

她只能在強大的命運前,做一個不得不背棄自己夢想的人,懷揣著不甘和遺憾,成為一個陌生男子的新娘,生幾個孩子,過上媽媽那樣戰戰兢兢、毫無平等和尊重的婚姻生活。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用自己的思想,澆灌他們。

他們的原生家庭,是他們成長的最初環境,這個環境往往決定了很大一部分他們的認知,塑造著他們的人格和價值觀。

尹希婭的母親,是在艱難的環境中依然有夢想和相信的人。她的信念,變成血液,流淌在女兒的生命裡。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影響?

父母要給孩子擁有夢想的權利

將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除了給她吃、給她穿、讓她讀書,你還要給孩子兩樣重要的禮物:

  • 一是相信幸福的信念;

  • 二是孩子在逆境中,也能看見希望,並且為之努力的能力。

因為生命的意義,不是活著就好,而應該有希望、有相信、有追求地活著

尹希婭的媽媽,雖然沒文化,沒錢,卻是一個很特別的女性。

很多人,在錯誤的人生選擇、日復一日的痛苦境遇、糟糕的婚姻現狀面前,總覺得無力改變什麼:

要麼就變得怨天尤人對伴侶、孩子充滿負面能量;

要麼就變得逆來順受麻木封閉好像行屍走肉一般。

但是尹希婭的媽媽卻沒有真的絕望過、麻木過、放棄過對幸福的相信。

無論是在她沒有經濟自主權,沒錢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還是在她被丈夫羞辱折磨暴打之後,她都是一個對於幸福快樂有期待,並且一直去努力的媽媽。

她想盡一切方法,在日常生活裡,為孩子帶來陽光和快樂,她竭盡所能為女兒爭取實現音樂夢想的機會。

尹希婭說,“我的媽媽很天真,就像個孩子”。

這種天真,就是面對現實生活的黑暗和困境,但仍然保有的一份真心。

尹希婭說,人沒有夢想,活著和死了有何分別,睡著和醒著有什麼分別?

最後,當她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離開自己的丈夫時,這位媽媽也對面前這個一直試圖擺佈控制她的男人,喊出了同樣的話語。

看起來,似乎是尹希婭這樣說了,她媽媽才這樣說。

但其實在現實中,如果這句話,不是母親內心的聲音,十四歲的孩子要如此堅定地喊出這樣的話語,將非常困難。

父母的決定,影響著孩子的人生選擇

父母的信念、認知還有價值觀,會深切地影響孩子的人生。

因為孩子會天然地認同父母,這是潛意識的本能,所以我們的信念和價值觀,最初往往來源於,我們父母潛意識中的信念,對於我們的影響。

父母對於我們思想的影響,不是講道理,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無形無聲,潛移默化的。

因為人與人,其實除了意識交流(言語行動)的部分,還有巨大的一部分,是潛意識的影響。

你父母內心深處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贊成什麼不贊成什麼,他們的價值觀、婚姻觀、人生觀,通過他們體現出來的行為和不明顯體現出來的潛意識,

都會在你孩童時代、少年時代,價值觀和自我信念形成時產生影響,也會在你日後的各種人生選擇中,發出聲音。

這就是原生家庭,於我們的一種重大的意義。它就像植入我們腦部的芯片,永遠是我們的一部分。

養育的真相:

父母的信念,會內化成你人生的一部分

有這樣的一位母親,尹希婭是幸運的。

雖然被暴力對待,被生活蹂躪,活在難以追求夢想的男權社會里,儘管不知道未來在何處,這位媽媽還是以實際行動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告別了不堪的婚姻。

但很多人,就不是這麼幸運,不一定擁有一個這樣的開始。

如果你的母親以她的各種人生選擇,她的言行舉止傳遞給你——追求夢想往往是不可能的,人生就是應該接受現實,強調自我感受就是自私,我們應該屈從於命運和現實。

如果你的母親面對痛苦只會流淚或抱怨命運和他人,只會怨恨或者悲傷,從來無力做出自己的抗爭,那麼你的自我中的一部分也會不斷重複這樣的聲音。

為什麼你想要不顧一切活出自我時,覺得那麼難以衝破現實的束縛揹負?

為什麼你想要重新選擇工作、婚姻、環境時,會陷入一種長期的糾結?

為什麼你活在一種極為糟糕的對待裡,卻還不斷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應該去忍受?

為什麼你會任由自己背棄夢想,背棄幸福,背棄對自己的真誠?

因為你的父母在養育你的環境裡,就不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出他們對於人生的信念和價值觀,然後你會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當你追求自我實現、追逐夢想、做出重大選擇面臨考驗的時候,你內心的聲音不止一種,這聲音裡會有你內化的父母的價值觀(那個植入你大腦的芯片發出的聲音)

,以及你想要堅持的自我發出的聲音。

兩個聲音如果是矛盾衝突的,你很可能就會陷入糾結。

如果你對父母的認同非常強烈,潛意識裡無法抵抗與他們不一致產生的內疚;

如果你和父母有很多共生關係,糾纏太深,和原生家庭的剝離太少;

如果你沒有自我分析和覺察……

那麼很可能,你會做出和你的父母當年一樣的選擇,陷入和他們一樣的命運。這就是養育的真相。

你對於人生的選擇,塑造著孩子的人生

有一位讀者寫信提問,她說,她和丈夫的婚姻很糾結。她的婚姻也是很多人的現狀。雖然丈夫不像電影中的暴力男,並沒有打過她,但是常年有外遇,早已背棄了婚姻中的一對一忠誠。

她不是沒有努力過,哭過、鬧過、爭取過,可是丈夫還是一直沒有改變。她糾結了七八年,從三十多熬到四十,都做不了離開這個男人的決定,每一年她都要說好幾次離婚,每一年她都要和他激烈爭吵幾次。

想辦法多買一套房,想辦法把對方的錢拿多一點在自己手上,刷老公的卡多買幾個名牌包,是她在這樣的婚姻裡一直以來找平衡的方式,或者說逃避去做決定的方式。

她說,老公經濟能力強,除了有外遇,對她和女兒都極好,出於內疚也做出了很多彌補。所以她難以下定離婚的決心。

她說,她也無法說服自己真的接受這種不是一對一的感情關係,她也常常感覺到內心很痛苦,有時都覺得自己人格扭曲了,有時又很麻木。

她覺得自己的人生沒什麼希望了,不相信自己還能幸福,保住這個家,給女兒一個完整正常的成長環境,“我女兒未來能幸福就好。比我強就好,我的幸福,就算了吧。”

她提問我,“我就想知道,這樣的婚姻對我的女兒是好是壞?”

我想對這位讀者,以及有此疑問的媽媽或爸爸說:

你對婚姻的態度、人生的態度、夢想的態度,潛移默化都會對孩子有影響。

  • 你自己都不相信的,怎麼教育孩子相信?

  • 你自己都不爭取的,怎麼鼓勵孩子爭取?

人不是活在道理中的,是活在我們對生活的體驗之中。

你對孩子說一千遍一萬遍,“你不要活成我這樣,你一定要找個對你專一的人,一定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也不及你讓你的孩子親身體驗到——你對於不專一的伴侶的反應,你對於幸福的態度和你在婚姻中堅守的自我底線。

說沒有用,期望沒有用,沒有行動支撐的想法沒有力量,你期望你的孩子怎麼活,你就在你的人生裡怎麼活,這樣最有用。

媽媽決定家庭的氣氛,家庭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果你對婚姻的去留陷入糾結,對人生的選擇陷入糾結,想想如果未來你的孩子處在你的位置,你希望她做出什麼選擇?

你相信的會影響她,你放棄的會影響她,你忍受的也會影響她。

電影中尹希婭的媽媽,雖然遇到了一個暴力的丈夫,她也擔心沒有錢的未來,她也一直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她也曾表示應該順從丈夫,從未去想離開。

但是最終,她還是發出了自己的吶喊,堅持了自己的準則,反抗了婚姻的現實,突破了自己的侷限。

“打我是不對的,專制是不對的,有夢想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力,所以我要離開你”——這就是價值觀,是選擇,這種選擇,尹希婭和年幼的弟弟都在看著,感受著。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或者父親,你的選擇,你依據的準則,你的態度和你的信念,你的孩子,也會看著。

心理諮詢師、寫作者。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點特別,一個溫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微信公眾號:周小寬(ID:xiaokuanjo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