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這是中學物理知識“骨架”與“網絡”,若不理解相當於物理白學!

中學物理知識的“骨架”和“網絡”到底是什麼呢?

那就是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知識——物理規律!

所謂的“物理規律”是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聯繫的物理概念之間制約關係的反映,是自然界物質運行變化和發展所遵守的客觀規律!

如果經過努力依然不能透徹理解這些規律,那麼物理學習肯定舉步維艱,這樣的同學是不太適合學習理科的。

我們今天著重來了解一下中學物理規律的分類,以便使剛接觸物理的初二學生以及高一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中學物理中的“物理規律”主要分為以下七大類:

一、定律:

物理定律是直接通過觀察實驗或者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推理而理想化歸納得到的物理規律。比如阿基米德定律、歐姆定律、焦耳定律、氣體實驗三定律等都是直接通過實驗得到的。開普勒三定律是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由開普勒研究歸納得到的。牛頓第一定律是伽利略、笛卡爾利用實驗事實與理想化推理歸納得到的。

這是中學物理知識“骨架”與“網絡”,若不理解相當於物理白學!

二、定理:

物理定理是在已知物理量的定義、物理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數學推理得到的,並經過實踐反覆證明是正確的物理規律。比如動能定理是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公式以及運動學公式推導並推廣開來得到的。

三、定則(或法則):

物理定則是物理概念之間相互制約關係的判斷方法和準則。比如右手螺旋定則(安培定則)是通電導體的電流方向和電流產生磁場方向關係的判斷法則。而左手定則說明了磁場中通電導體電流方向、磁場方向、力的方向三者之間遵循的準則。通過此定則可以判斷出其中任意一個未知量的方向。

四、原理:

物理原理是人類通過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而獲得的經驗和進行大量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綜合歸納提出的在某一個領域內具有普遍意義的物理規律。比如“功的原理”,是人們長期生產過程中應用大量機械做功而概括得出的結論。通過這個原理可以解決非常多的機械問題。再比如還有連通器原理、槓桿原理、功能原理、永動機不可能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等。

這是中學物理知識“骨架”與“網絡”,若不理解相當於物理白學!

五、假說:

物理假說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一些無法探知的領域中由一些物理現象、物理實驗、物理事實進行猜想和假設得到的一些理論,稱之為假說。在整個物理學發展史中,有很多物理假說最終發展成為物理規律。比如分子運動假說、原子模型假說等。

六、物理理論:

物理理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有關某方面、某個領域內物理過程和物理現象的認識總和。比如說:分子動理論、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量子理論等。

七、物理公式:

物理學發展到至今已經成為一門非常嚴謹的定量科學。其中有大量的表示物理規律的數學表達式,即物理公式。這些物理公式中有物理量、物理定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的表達式。還有由他們推導得出的一些物理公式,公式本身可以表達物理規律。主要分為定義式、定律式(如焦耳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定理式(比如動能定理)。

對於以上各種物理規律,中學生朋友們都應該深刻理解、搞清楚物理規律的文字表達含義、來龍去脈、以及適用條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搭建好中學物理知識的骨架和網絡。

中學生朋友們,物理有趣且有用,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