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聚焦2018年網絡安全宣傳週河北活動 長城網系列評論之四

今天,2018年網絡安全宣傳週進入到了法治主題日。無疑,當下,世界處於網絡連接之中,網絡安全至關重要。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將保障網絡安全納入法治軌道,以法治思維治理網絡犯罪,意義重大。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來自視覺中國

據統計,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網絡與空氣、水一樣,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缺的依賴品。

網絡在給人們提供無限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麻煩,伴隨而來的則是與日俱增的網絡犯罪。

在去年召開的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上,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指出,網絡犯罪已成為第一大犯罪類型。

確實如此,即便是一個普通人,也能感受到,網絡犯罪無孔不入,緊緊潛藏在公眾周圍,讓人猝不及防。網絡攻擊破壞、電信詐騙、網絡傳銷、販賣個人信息、網上販賣違禁品······不一而足,嚴重危害公民的合法權益。

同時,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的是,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特別是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面臨較大風險隱患,網絡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難以有效應對國家級、有組織的高強度網絡攻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同樣要講法治,同樣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針對網絡犯罪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網絡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意見》出臺,依法懲治網絡犯罪活動。

去年6月1日,《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範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方面問題的基礎性法律,是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網、化解網絡風險的法律重器,是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的重要保障。

與此同時,在公安部統一部署下,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電信詐騙等網絡犯罪專項行動。

數據顯示,2017年,河北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004起,同比上升33.7%;抓獲犯罪嫌疑人3644名,同比上升166%;發案同比下降4.1%,群眾被騙金額同比下降11.9 %;凍結涉案賬戶8858個,累計金額2.02億元;今年初,河北省公安機關還成功破獲全省首例跨國電信詐騙案件,將100餘名涉嫌電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從菲律賓押解回國。

在公安機關的重拳打擊下,電信詐騙犯罪瘋狂蔓延的勢頭得到遏止,有力地保障了廣大群眾的財產安全,預防電信詐騙知識也深入人心。

下一步,我們要全面貫徹《網絡安全法》,司法機關繼續保持對打擊電信詐騙等網絡犯罪的高壓態勢,加大對網絡黑灰產業有關信息、平臺清理整治力度,最大限度擠壓其生存空間。

當然,網絡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築網絡安全防線。(蔡洪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