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到底是個啥?

現在說起“區塊鏈”這個詞,大家已經不再陌生。如果真的對“區塊鏈”一無所知,那麼最簡單的一種理解方式就是:區塊鏈是比特幣所採用的底層技術。從區塊鏈出現,到它被各大企業、機構認可應用,都源於“去中心化”所帶來的創新機遇。99top交易所(www.99.top)

作為區塊鏈技術的“標籤”,去中心化究竟為何物,又能為傳統互聯網帶來哪些動力呢?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到底是個啥?

什麼是去中心化?

從開發角度來看,中本聰的“挖礦”機制,本身就在藉助分散的算力,構建共識社區。利用分散算力,避免中心化和“大戶”壟斷。然而,現在看來,在利益驅使下,“挖礦”已經難逃中心化的命運。比如,以太坊為了提升“挖礦”效率,搬出了ASIC芯片,引發挖礦“小戶”不滿。

區塊鏈“去中心化”,本身要解決的是信任問題。現在,陌生雙方想要建立信任關係,往往通過第三方信任機構,比如淘寶為買賣雙方提供平臺擔保,淘寶就是“中心化”機構。

“中心化”的缺點在於,容易形成壟斷危機,規則被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多數人遵守規則,增加時間成本、費用成本。

去中心化,就是為了讓權力迴歸到多數人手中。利用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技術,結合特定應用場景,該場景下,任何一個參與者都是區塊鏈平臺上的一個節點,節點交易信息會同步給其他節點,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壁壘,實現資源平均分配。

除了解決信任問題,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還能保證信息安全、不被篡改。原因很簡單,中心化數據一旦受到外界攻擊,很可能全軍覆沒,難以恢復。而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將信息分散存儲在不同節點上,一個節點出現問題,並不會對其他造成影響。另外,區塊鏈上信息只能讀取、寫入,不能修改、刪除,相比中心化機構操控數據,上鍊的信息更加真實可信。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到底是個啥?

去中心化真的能實現嗎?

現在看來,一旦去中心化,智能合約就會取代第三方信任機構,發揮強制執行的作用。然而,只要是應用系統,安全性、準確性並非百分之百可靠。

完全去中心化,也意味著系統複雜度上升,如果無法做到操作便利,既不能吸引用戶,又無法留住用戶,前期開發成本都會提高。

加之,目前相對區塊鏈應用的監督、審核、發佈機制尚不完善,採用部分去中心化策略,要比完全去中心化策略好很多。

另外,以商品買賣為例,即便買賣雙方,能夠憑藉智能合約建立交易信任關係,但雙方信息不對稱,在沒有交易經驗、可靠參考的前提下,買房很難判定賣方商品信息真偽。

不只是信息不對稱,整個過程中,必然會滋生各種不可預料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僅靠智能合約是無法解決的,勢必要人為介入干預。

其實,區塊鏈去中心化只是一個相對平等的機制,讓用戶在享受服務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多信息知情權,實現雙方互相監督。實際上,區塊鏈去中心化並非萬能神藥,是否使用,還要看需求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