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商貿有限公司無票進貨,虛開入的後果及正確稅收扶持政策解讀

2016年的一天,何某到某鋼材市場進貨,偶然結識了趙某。趙某告訴他,自己有便宜的鋼材進貨渠道,但是需要支付提成,同時銷售方不開具發票。在低價的吸引下,何某給趙某授權,讓其以FY公司臨時業務員的身份,通過便宜渠道幫助FY公司購買鋼材、結算賬款,後支付現金給趙某。

商貿有限公司無票進貨,虛開入的後果及正確稅收扶持政策解讀

就這樣,在2016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間,FY公司通過趙某低價購買了兩批鋼材,稅價合計分別為350118元和401794.9元。雖然進貨價格低了,但由於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些進貨無法入賬。這意味著這些貨不能抵扣進項稅,不能列支成本,何某這下犯了愁。

“怎麼辦?”他詢問趙某。趙某輕鬆地說:“買兩張發票不就行了,我來幫你。”

於是,趙某熟門熟路地聯繫了兩家開票公司,為FY公司虛開了無票進貨金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拿到發票後,何某先後兩次從FY公司賬戶上向開票公司轉賬,開票公司扣除開票手續費後將資金轉回到何某的個人賬戶,偽造資金流。一番操作下來,何某的FY公司偷逃增值稅稅款近11萬元。

2017年,曾給FY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兩家開票公司東窗事發,當地稅務機關將相應情況反映到了杭州市國稅局稽查局。

得到這一線索後,杭州市國稅局稽查人員立即對FY公司2015年至2017年的涉稅情況實施檢查。

稽查人員查找到FY公司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賬務記錄後,迅速依照法定程序提取了該公司的記賬憑證、增值稅專用發票、銀行匯款回單等證據,並向公司負責人、會計等相關涉案人員展開詢問調查。

商貿有限公司無票進貨,虛開入的後果及正確稅收扶持政策解讀

在接受調查詢問的過程中,FY公司的會計在提供憑證資料後便咬定自己對其他事項概不知情,並稱趙某是臨時業務員,自己與其沒有聯繫。這給檢查和取證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

面對詢問,何某堅稱自己並不直接負責業務、對發票的取得過程並不知情,並以各種理由來搪塞稽查人員的調查。但當稽查人員將已經掌握的有關接受兩張虛開發票的證據擺出來時,何某撐不住了。他承認,這兩筆業務都是由公司的臨時業務員趙某辦理的,自己明知這樣做違法,但在利益的誘惑下還是選擇了鋌而走險,委託趙某無票進貨、再接受其他企業虛開的發票對沖抵扣,從而少繳稅款。為爭取寬大處理,何某主動交待,還有一筆由趙某經手的業務存在虛開發票行為。

何某表示,在得知開票企業的虛開行為敗露後,趙某就玩起了失聯,自己怎麼也聯繫不上他。

按照規定,FY公司對涉案發票進行了增值稅進項轉出處理,向主管稅務機關補繳增值稅109536.43元、企業所得稅86271.47元,並繳納了稅款滯納金。稅務機關按照發票管理辦法規定對FY公司給予了罰款的處罰,並將其移送到當地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FY公司的情況不是個案。在工作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企業負責人對業務員是否接受虛開發票不知情、默許甚至縱容業務員接受虛開發票,這樣的行為隱藏著巨大風險,一旦虛開企業東窗事發,受票企業一定會受到牽連,到時候雞飛蛋打,甚至可能會付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代價。這方面,企業經營者應當明白其中利害,以免因小失大。”查辦此案的稽查人員說。

商貿有限公司無票進貨,虛開入的後果及正確稅收扶持政策解讀

依法誠信納稅是納稅人的義務和覺悟,企業避稅方式有很多,(肖:135)然而合理報稅才是企業節稅、(OO38)避稅的最佳選擇。(9525)今天在這裡就為大家推薦一個合理合法的稅收窪地政策,只要將企業註冊在有優惠政策的稅收窪地(註冊式,不用實地辦公),兩種方式:

1、有限公司(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根據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企業所得稅按照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

2、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一般納稅人):這種方式是對於缺乏或無法取得進項的企業,可以註冊成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對所得稅進行核定徵收,所得稅稅率可降低至0.5%-3.5%,其增值稅還有返還獎勵,通過納稅籌劃解決企業成本、個人所得稅、分紅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