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上大學後,專業未能如你所願,你該怎麼辦?

上大學後,專業未能如你所願,你該怎麼辦?


2018年高考早已塵埃落定

不知道各位是否還記得收到錄取通知書時的喜悅

當然

有人歡喜

有人憂

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報上自己喜歡的專業當然是美滋滋

但是有那麼一部分專業不盡如人意的同學

你知道該怎麼辦嗎?

痛苦和無助嗎?

不存在的!!!

那麼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上大學後,專業未能如你所願,你該怎麼辦?

上大學後,專業未能如你所願,你該怎麼辦?

專業未能如你所願的原因?

對於大學所錄取的專業不太滿意的原因,小編總結了一下下,大致有這麼幾點:

1. 有一些同學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一心想去某所大學,但是無奈自己的分數不足以填報自己心儀的專業,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填報了其他專業;

2. 還有一類同學是由於對自己的瞭解不夠充分,尤其是對於自己興趣愛好和志向的把握不夠準確,並且對專業的概念較為模糊,隨意地選擇了專業;

3. 受家長興趣愛好的影響,填報了家長喜歡但是自己卻不感冒的專業;

4. 單純從就業前景,薪酬的角度選擇了熱門但是自己卻不感興趣的專業;

5. 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在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跑太久會累:不喜歡自己專業的感覺,就好像去餐館吃龍蝦,人家告訴你沒有龍蝦只有大蝦,你心想大蝦也行啊,結果端上來的是蝦米,十二個一打,端端正正,擺在盤中央。

@松本潤的奶黃包:就算想聽也聽不懂,聽懂了也不明白,明白了也只是厭倦。

@倔強的往前走:就像娶了一個不喜歡的人。

@徐樹雪: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就是每天早上不想睜開眼去面對這個世界,每天晚上不敢閉上眼因為怕太快睡著不一會兒就又要睜開眼起床。

*以上評論均為網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難道

咱們真就沒招了嗎?

專業不如意如何解決?

01

轉專業

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結束的時候,會給一部分學生轉專業的機會。然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轉專業的申請之後,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設置一些門檻,這些門檻或高或低。一般來說,都會要求學生不能掛科,專業課成績排名在多少名以內等,以達到控制某些熱門專業的人數的目的。甚至有些院校會對申請轉專業的學生進行考試,以此來判斷該生是否具有學習新專業的能力。當然,有一些高校原則上是不允許轉專業的,或者說不允許轉入某些專業。如果你的學校轉專業門檻較高甚至不允許轉專業的話,真的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不方,咱們接著往下看!

02

“雙修”

由於輔修專業和修讀第二專業之間有差別,但是差別不大,所以我們放在一起來說。從字面上來看,很好理解,就是讓學有餘力或者無法轉專業的同學可以攻讀自己喜歡或者感興趣的專業。但是,輔修專業和“二專”相比較而言,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 拿到的證書不一樣:輔修專業拿到的是輔修證書,而第二專業的話拿到的是第二專業的學位證書(一般會註明是第二專業)。

2. 難度不同:第二專業需要修滿的學分比輔修專業更多,這也就意味著第二專業的同學需要學習更多的課程。而且第二專業是需要寫畢業論文或者做畢業設計的,而輔修專業不用。

3. 開課時間:第二專業的開課時間一般在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上學期。由於需要和本專業一起畢業,兩個專業的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設計勢必會同時進行,這對於有第二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

03

考研

如果同學們所在的高校都沒有上述政策或者已經錯失了種種機會的話,那麼在經過三年多的學習後,根據現在的政策,同學們可以通過考研進入到自己所喜歡的專業學習。But,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打算考研的同學來說,你們付出的努力不亞於高考,而且考研的競爭程度也已經超過了高考。

如果以上這幾招都拯救不了你的話

也許只有在找工作的時候

選擇適合自己或者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了

那麼

跨專業/本專業就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上大學後,專業未能如你所願,你該怎麼辦?

@小貝醬醬:本科學的生物,現在卻剛入行在做新聞編輯,感覺跟以前學的專業完全搭不上邊,什麼都要從頭開始,有點累,但是自己選的路跪著都要走完,也許萬事開頭難吧,加油!!!

@葫蘆娃救爺爺:身邊三分之二的同學都選擇了跨專業就業,我也不例外,可能是因為我們這歷史專業太冷門了吧,實在不太好找工作。雖然我現在通過自學編程成了一名碼農,跟大學學的專業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卻是自己喜歡的,每天都有幹勁,挺好。

@瀟灑過日子:本科學的工程造價,畢業後順理成章地進了某房地產企業做工程預算。可我咋感覺跟沒學過這個專業似的?好多東西都跟學校裡教的不太一樣,感覺也都用不上,簡直一臉懵逼,可能這就是學渣的痛吧!

@你的謝謝:可能是所學的會計專業比較務實的緣故,一來公司就上手了,跟在學校實踐的時候教的差不多,都還蠻順利的,只是效率有待提高。

上大學後,專業未能如你所願,你該怎麼辦?

*以上評論均為網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寫在最後

在進入大學之前,有多少同學對於自己的專業有所瞭解呢?相信很多同學甚至對一些專業聞所未聞,只是因為被調劑才上的這個專業。又有多少同學是衝著這個專業的名字填報的志願呢?甚至不清楚今後的四年將要學習什麼課程。這就是大學新生所面臨的事實,我們的選擇並沒有對等的信息來支撐。這就有點像古代的婚姻,講究一個門當戶對:多少分能上什麼學校,報什麼專業。作為“新郎官”的我們不到最後洞房花燭夜之時,不到掀開新娘子蓋頭的那一刻,你都不知道她是什麼容貌,什麼脾氣秉性。

這樣調侃雖有不妥,但也是無奈之舉。在應試教育的強壓之下,我們只能顧及學習、考試,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連自己喜歡什麼都不清楚的大有人在。既然我們改變不了這一切,只好盡己所能,不斷適應了。

所幸到了大學,還會給我們自己與專業之間一個互相磨合,認清自己的過程。如果實在“過不下去了”,那就長痛不如短痛,就“離了吧”。如果你又狠不下心,是個性情中人的話,那麼小編接下來說的話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進入到大學中,培養自己的自我學習能力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最為重要的。小編一直認為,人的成就高低取決於思維層次的高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一個人能夠達到的高度。每個專業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如果你能在某個專業中學到最好,必定會前途無量。要堅信自己是一顆走到哪都會發光的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