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杭州掘金數字經濟,10月開啟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

當前,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杭州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杭州作為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電子商務中心和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也是互聯網電商高度集聚發展的城市,在探索“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路徑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杭州市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積極構築杭州新的產業優勢,而這一切離不開政府部門的一路陪跑。

杭州掘金數字經濟,10月開啟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總融資額達到152億美元,中國企業佔比48%位居第一,美國排名第二。從各國研發投入情況看,中國僅次於美國,達到4519億美元。人工智能產業其市場前景被全球普遍看好。如《2017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2016年達100.60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2017年增長率為51.2%,產業規模達到152.10億元,並於2019年增長至344.30億元。相信對於這樣的機遇,每一位投資者都會為之心動。

杭州掘金數字經濟,10月開啟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


2017年7月5日,杭州發佈了“數字杭州”發展規劃,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將人工智能視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領域。億歐智庫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城市排行榜》數據顯示,杭州各項指標表現優異,成為北京、上海、深圳之後的第四大熱門人工智能發展城市。杭州人工智能成熟企業數量位於第三位,與深圳持平;初創企業數量超過廣州,打破了北上廣深的傳統優勢格局,排名第四。杭州成功躋身於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第一方隊。

杭州在人工智能政策基礎方面優勢明顯,據億歐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以來,杭州發佈了《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規劃》《杭州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等四項相關政策文件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此外,杭州積極結合成熟企業的產業優勢,政企合作,打造人工智能項目及產業園區。杭州先後與阿里巴巴、科大訊飛合作,打造了“城市數據大腦”項目、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及雙創平臺,並建設了人工智能產業園和人工智能小鎮。

此外,產業基礎是根據城市的主導產業與AI主要落地的產業間的匹配度來考量。在上述排行版的評分中,杭州產業基礎得分8.5。杭州的主導產業,包括文化創意、旅遊休閒、金融服務、先進裝備製造業等。文化創業、旅遊、金融服務業的發達為AI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應用層的支持;先進裝備製造業則為AI產業提供了包括雲計算服務、傳感硬件、計算硬件等在在內的基礎層支持。

杭州掘金數字經濟,10月開啟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


以人工智能為核心 打造數字經濟升級版

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GDP排名前十強的城市中,杭州市研發(R&D)投入佔GDP比重排在第五位,創新和科研能力較為強勁,且杭州人口活力和高校在校生人數根基深厚,潛力巨大,處於全國前列實至名歸。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杭州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592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14.7%,增速比GDP高7.1個百分點,佔GDP比重為25.0%。其中,雲計算與大數據增加值上半年為590億元,2017全年已突破1000億元,2016年機器人產業增加值已達到19.98億元。杭州正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升級版。

找準人工智能發力點 多點開花結碩果

目前,杭州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公司主要分佈在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浙大科技園、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三個主要區域。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智能機器人為主,浙大科技園以數據挖掘和行業應用為主,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以模式識別為主。

如今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往往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由此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博士研究員杜明芳建議道,從產業板塊來說,杭州要和周邊城市、全國產業先進城市做出差異化,要能夠錯位發展,規劃適合自身發展人工智能的著力點,這樣才能夠在短時期之內更快地聚集專業人才。

杭州掘金數字經濟,10月開啟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


而杭州也早已深刻意識到這一情況,經過深耕發展杭州現如今擁有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一批龍頭企業,並在人工智能多領域結下碩果。如阿里巴巴早在2012年就開始組織團隊從事人工智能研究,已推出多項智能產品,擁有強大的數據和技術支撐。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杭州市政府宣佈和阿里聯合打造全球首個“城市大腦”,2017年雲棲大會主論壇中,城市大腦1.0正式發佈。科技部2017年公佈了首批四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阿里雲ET城市大腦成功入選。

人工智能應用加速實現產業化

杭州人工智能產業鏈的基礎技術鏈條已經構建,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集中於人臉和圖像識別、語音助手、智能生活等專用領域的場景化解決方案。人工智能應用加速落地,在諸多方面出現了一批行業翹楚,如在計算機視覺方面,海康威視在MOT Challenge中,曾榮獲“計算機視覺多目標跟蹤算法”世界第一。在語音/語義識別方面,杭州雲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採用國際領先的自主擁有的六項關鍵核心專利技術,研發了“基於複雜語義智能精準識別的語音雲服務平臺”和“智能語音遙控系統”。在智能芯片領域,嘉楠耘智的最新一代自主研發並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16nm技術芯片產品Fin FET是中國國內能夠實現量產的最先進的半導體工藝之一。在金融領域,恆生電子的人工智能產品應用於智能數據、智能投顧、智能投資、智能客服四大領域等。

杭州掘金數字經濟,10月開啟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


政策支持建設高能級人工智能平臺

2017年杭州市將人工智能產業正式確立為七大未來產業之一。杭州除全力推進高新(濱江)、浙大科技園、城西科創大走廊、錢塘智慧城等四大平臺分別在數據挖掘和行業應用、模式識別、智能製造和智能芯片等領域的發展,同時積極打造特色小鎮、產業園等平臺,有效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科技創新領域具有投入大、見效慢、落地難等問題,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投入更為巨大。因此,杭州市積極投入“真金白銀”力求破局,在政府產業基金方面,杭州市正大力加快政府產業基金的投資運作,加大政府產業基金對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的支持。在融資支持方面,則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優先向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領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進一步強化對初創企業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據不完全統計,杭州100餘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已經獲得融資的近60家,融資總頻次達到88次,投資金額總量達25億元。

築巢引鳳國際人才聚智杭城

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爭奪戰正如火如荼,挖掘人才只解“一時之渴”,培養人才才是“源頭活水”。浙江大學是國內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在1981年就創建了人工智能研究所。與此同時,杭州的大批科技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如阿里iDst研究院、阿里達摩研究院、網易杭州研究院、吉利汽車研究院等。可以說杭州市通過凝聚政府高校和行業龍頭企業的力量,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技術支撐。

2017年8月,浙江省政府聯合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了之江實驗室,實驗室以未來網絡計算和系統、泛化人工智能、泛在信息安全、無障感知互聯、智能製造技術為方向,開展重大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推進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的有機互動和深度融合。

此外,杭州深入實施“人才意見22條”、“人才新政27條”、頂尖人才“一事一議”等有利於人才創業創新的政策舉措,推動形成了以高校系、阿里系、海歸系、浙商係為代表的杭州創業“新四軍” ,2018年一季度杭州人才淨流入率達13.6%,高居全國首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智力支持。

據瞭解,2018年10月20日-22日,2018中國(杭州)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暨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浙交會)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本屆展會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導,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務廳主辦,杭州市商務委員會、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會、杭州跨境貿易綜合試驗區聯合承辦

杭州市商旅集團、杭州市西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有限公司聯合執行,阿里巴巴、國貿雲商等戰略合作。

(沈曄、陳以軍據杭州投資促進局資料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