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在中國的旅遊演藝中,如果要分派系,那麼除了山水實景演出派,另一派實力強勁的則屬於主題公園演藝派。甚至,主題公園裡的演藝比山水實景演藝出現的更早,形式更多樣。

中國主題公園演藝派最早要追溯到 1995 年廣東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的《中華百藝晚會》以及世界之窗的《歐洲之夜》。緊接著,就是 1997年宋城演藝推出的《宋城千古情》,然後是 2000 年廣州長隆的長隆大馬戲……直至今天,主題公園演藝秀越演越烈,宋城演藝、萬達、華僑城、橫店、港中旅……幾乎每個打造主題公園(綜合體)的,都少不了要上一臺甚或多臺演藝秀。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秀和其他旅遊演藝的發展軌跡是一樣的,有許多共通性但也具有自身獨特的地方。首先,主題公園裡的演藝秀,必須依託主題公園,它與主題公園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絕對不是一個單體,它共享主題公園的資源、客源,成為主題公園體驗的一部分;其次,演藝秀的文化主題與主題公園緊密相合或互補,成為主題公園(集群)重要的一環。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在中國,說到主題公園演藝,最成功的在業界擁有江湖地位的,一是宋城演藝;二是長隆集團,至少從營收數據看是這樣的。

先說宋城演藝。2014 年宋城演藝以 1456 萬人次的接待量與迪斯尼集團、環球娛樂集團等列入全球主題公園集團十強,同比增長 103%,是前十強中增幅最為強勁的公司。而宋城演藝所憑藉的就是其首創的主題演藝+ 主題公園的發展模式,以及它不斷裂變的“千古情繫列”演藝。據統計,目前宋城演藝旗下擁有 28 個各類型劇院、45600 個觀眾坐席,超過世界兩大戲劇中心之一的倫敦西區全部劇院的座位總數,達到美國百老匯全部座位數的 95%。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再說長隆集團。長隆集團是全球主題公園的標杆,同為全球主題公園十強,長隆集團主題樂園佈局不出廣東,但在十強的排位中甚至位於宋城演藝之前。2014 年,遊客接待量達到 1866 萬人次,同比增長 59%。長隆集團主題公園類型豐富多樣,涵蓋動物主題、機動樂園、水上樂園、海洋主題樂園……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為什麼有些主題公園裡的旅遊演藝做得風生水起,有些卻每況日下?從八個方面提出了主題公園裡的旅遊演藝如何做好的要點:

首先,高投入絕非是主題公園演藝唯一出路。根據統計目前中國旅遊演藝平均每臺投資成本將近 2 億元,是 15 年前投資成本的 7 ~ 8 倍。其實無論你投資什麼樣的旅遊演藝都好,切切不要忘記最簡單的經濟學術語“投入產出比”。在每一個旅遊演藝投資前,必須根據市場實際情況、項目預期進行合理投資,就不會出現 10 年甚至20 年都收不回投資成本的情況了,這是不符合旅遊投資規律的。畢竟遊客來看的是演藝,而不是你的錢。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僅靠一把小提琴就可以感動全場。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其次,要發揮主題公園在客源共享營銷併線和大數據等方面的優勢。“主題公園 + 旅遊演藝”的戰略模式,決定了旅遊演藝是構成主題公園集群的重要部分。主題公園(集群)是主題受眾最為廣泛組合,規模成長速度最快,最具擴張力和差異化資源要素整合的發展模式。因此旅遊演藝項目要利用好主題樂園在客源、信息資源、品牌、機會、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才更具市場生命力。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內容為王,尋找主題公園的差異互補演藝,其實就是觀眾花錢買虛擬的感官體驗,這種體驗就是從最初的主題內容策劃開始的。作為主題公園裡的旅遊演藝,從這幾方面選擇主題最為合理:區域具有大眾趣味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神話進行創作;與主題公園互補性的主題選擇,如海洋公園的海洋動物秀、動植物園的大馬戲,都是不錯的主題補充;其他具有大眾趣味的雜技等。演藝主題內容的選擇如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一樣,切忌高大上,一定要落到大眾中去,也就是說“遊客喜歡什麼我們就演什麼”。觀眾喜歡就是最好的演藝項目。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要有差異化特色,切勿模仿雷同,同質化競爭,目前市場上大量模仿性的類印象、仿印象、亞印象作品橫空出世,藝術造詣良莠互見、參差不齊。這些娛樂演藝在遊客看來,雖無印象之名、卻有印象之狀,皆有大型實景、大群歌舞、大量科技等若干共性。如此這般,讓人覺得印象類作品雖有美輪美奐、光彩奪目之形,也充斥了文化符號和炫人科技,表現形式卻陳陳相因,思想靈魂性相對缺少,某些場景和畫面似曾相識,故而給人複製、移植或雷同之感。同樣在中國某些城市,一個區域竟有兩場內容題材較為高度的演藝,這樣的競爭不僅大家賺不了錢,也搞亂了市場的秩序,極易陷入價格戰。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學會自我否定,不斷創新。很多演藝項目它是有一定的市場週期的,也就是說演藝類似於服裝一樣,也會過時的,不能一成不變的,遊客的追求也是無窮的。這時需要像主題樂園的遊樂設備一樣,要根據市場的喜好進行主題內容的修正及表現方式手段的提升,避免主題內容落入平庸,表現力欠缺。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成本控制。很少有旅遊演藝能夠實現像“千古情”系列一樣有快速盈利的能力,而即便是宋城演藝,也一直在嚴控投資成本。演藝除了硬件投入,人工密集型的演出行業運營中較大的成本便是演職人員的費用,還有營銷成本。如拉斯維加斯《Ka 秀》,每排練一次就需要 1.5 萬美元的費用,“這是常人難以承受的運營成本”;還有萬達《漢秀》,有 20 個世界頂級大師,186 名演員,170 名運營管理人員,它的花費將會是多大?還有設備運行、市場渠道開拓、產品的刷新等等,它的損耗是巨大的,因而需要從投資到運營都要嚴控成本。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最後,要合旅情,服務落地,雅俗共賞。旅遊演藝的觀眾主體是大眾旅遊者,而非文化藝術界的專業人士,千萬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姿態,內容主題要讓大眾看得懂、看得歡,看得簡單。如少數民族歌舞、英文、外文是否應該有字幕?演藝項目的時長是否合理,觀眾會不會很累?座位的空間,指引標識系統等等需要切切實實地考慮遊客的實際需求。主題公園裡的演藝項目,豐富了主題公園的旅遊內容,並且由於旅遊演藝產品的融入,讓主題公園的競爭力、吸引力也相應得到提升。 來源:旅遊演藝界

主題公園裡的演藝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