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華爾街看衰中國企業,寫在蔚來赴納斯達克敲鐘前

蔚來赴美IPO的消息不時傳出,期望估值還挺高,64至85億美元,敲鐘的時間就定在9月12日。

作為一家車企,統共交付不到500輛車就要去IPO,擱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只能默唸:高,實在是高!儘管頻繁的鉅額融資已經夠大開眼界了。

蔚來們意氣風發,欲趕在傳統企業動身之前起錨揚帆,盲目相信先行一步可拔得頭籌,卻忘記偵察暗流湧動下的漩渦。

一旦被捲入,面臨的將是萬劫不復的黑暗。

破發漩渦

8月30日《華爾街日報》報道:“軟銀放棄了對蔚來的IPO投資,原因未知。軟銀正在積極關注電動汽車行業,但尚未決定支持哪家公司。”業內公知,引起軟銀投資關注是重大利好消息。但是軟銀在持續考量後放棄投資機會,將對企業造成不良的輿論影響。

蔚來的納斯達克敲鐘儀式,不趕巧。

蔚來的股東包括騰訊、京東等若干互聯網科技公司,而近日全球科技類股票暴跌,中國科技類股價蒸發尤其嚴重。

華爾街看衰中國企業,寫在蔚來赴納斯達克敲鐘前


華爾街股票行業分析師多對蔚來的IPO時機表示遺憾:“這是華爾街看衰中國企業,尤其是科技類股票的機會,參與操盤的投資方會比初步預想中的更少一些。”

軟銀的放棄、科技股受挫,加上華爾街看衰中國科技企業,蔚來的發行價市值一定會有縮水的可能。

盈利漩渦

自成立起,蔚來燒了不知道多少錢。首先“大興土木”,在各大城市中心地段設置體驗店,昂貴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是綿延不絕的開銷。尚未有任何盈利的前提下,每年就要投入無數資金,看樣子還將持久下去,這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不光彩的。


華爾街看衰中國企業,寫在蔚來赴納斯達克敲鐘前


其次蔚來實際交付不足500輛,生產不足2000輛,卻沒有任何焦慮的表現,李斌這一招“控制交付節奏”讓投資人怎麼想,難道要讓大家認為“蔚來怎麼就知道花錢?”

有人預估蔚來需要每年銷售10萬輛汽車才能實現盈虧平衡。注意這只是盈虧平衡的起點,看來蔚來有必要研究怎樣提升盈利閉環的能力。

產能漩渦

一個更扎心的現實是,即便蔚來真能達到盈虧平衡的10萬銷量,產能也未必跟得上。

蔚來汽車在大規模生產方面毫無經驗。汽車生產要求多年的技術積累和鉅額的研發支出,良好的供應鏈管理也是一個關鍵的競爭優勢。

成熟車企尚能自如掌握以銷定產與以產定銷之間的完美平衡,連特斯拉和領克這樣的新車企都備受產能爬坡的折磨,蔚來功力深淺,不言自明。

看看造車新勢力們都在幹啥,有人連生產資質都得租,有人覺得運營比生產重要,有人發佈一些在國內絕對沒市場的高端跑車,還有人苦苦尋求融資......

按正常人思維,現在誰能造出汽車,誰就能先佔據市場,偏偏不,什麼跟汽車生產無關就幹什麼。也罷,畢竟很多CEO不是汽車行業出身,只求在生造新概念的間隙,能實地進工廠看看車造成什麼樣了。

因為投資者看重的不是企業本身,而是寄希望於新能源行業的趨勢。等把市場破壞了,哪還有錢給你們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