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房地產稅到底出不出?接近稅法系統人士:今年一定出

本文轉自:樂居天津

作為十年來中國樓市最大謎團,房地產稅再一次於樓市消息淡季,和廣大房屋持有者不期而遇。

它是從香港冒出來的,“香港流出”,“截屏傳播”,使它擁有種種看起來很可信的特徵。

出口轉內銷型內幕消息的重要性,在中國投資市場的威力極其可怕,房地產稅這麼重磅的信息,在市場裡沒有理由不火。

當然,房地產稅這個事一點也不新。

每一年都有多版本面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每一年能攪動無數人的神經——房子是國人最大宗最“保值”的私產。

每一年都有權威人士配合政策解讀“正在積極推進”——不應有官員公開反對。

每一年都會有類似打包甩賣房產的市場消息幫助搞氣氛——市場就是這麼充滿魔力。

每一年我們都在本著為讀者負責的原則大膽假設認真求證——新聞是熬出來的。

每一年懸念都被留到了明年——“今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

2018年立秋,我們再次去詢問了那個值得信賴、接近稅法系統的深喉。他給出了一個非常令人吃驚的消息:

房地產稅今年一定會跟大家見面。

吃驚的原因是,這有悖於我個人的認知。

以前的推測是,五年內房地產稅都不會在這個國家真正推而廣之,在實體經濟向好、房地產市場恢復正常之前,靴子還是懸在頭上比較好。這種認知主要基於兩個理由,但不包括那個大家都在討論、貌似剛性的障礙——在公有制土地上徵收房地產稅是否合法。

房地產稅到底出不出?接近稅法系統人士:今年一定出

理由一

房地產稅能改善地方財政嗎?

增加一項稅收,或者叫重啟一項稅收,其意義在於組織地方財政和調節市場經濟。大眾關注的,更多是後者,比如房地產稅對房價的調節作用。但政府的關注點就更多元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組織地方財政,換言之,前提是讓政府財政收入增加或者結構改善。

前兩天,一則被當事人麥田房產闢謠的“北京房屋資產包甩賣”事件影響之大,表明房地產稅在無數行政手段加持的市場中,對房價上漲預期有著很強的平抑作用。長期能否降房價不敢說,但是短期對市場的影響卻很實在。

中國不少地方政府總體上還是吃飯財政,近年來財政的剛性支出壓力逐年上升。這也是屢屢推動企業減稅卻很難見效、政府財稅收入反而年年攀升的根本原因。土地出讓金和以土地為主要抵押物的地方債,是地方政府能夠動用的重要財源。假如人們在樓市預期上發生巨大變化,開發商隨之減少投資,地方政府現有重要財源是否能保障,存在巨大隱患。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要求“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其中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穩預期,都與樓市息息相關。從世界各國經驗看,房地產稅的體量自然足夠作為財政的重要支撐,但以中國經濟今日今時情勢,讓地方財政收入結構做如此重大的挪移,誰能承受箇中風險。

房地產稅到底出不出?接近稅法系統人士:今年一定出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理由二

房地產稅與防範金融風險

房地產稅出臺帶來的短期市場波動風險,除了威脅到地方收入外,另外一個阻力在於金融系統。

去槓桿自然重要,但是居民去槓桿顯然還不是當前首要目標。金融機構發放的個人經營貸、小微貸的抵押物中有大量房產,若房地產稅出臺造成了短期的拋售潮,房價的下跌可能影響銀行抵押物的價值評估,由此引發一系列系統性金融風險。

更何況,使用金融槓桿的多是所謂中產階級而非富人,如果房價跌至抵押物價值附近,幾年前出現在溫州的違約和銀行不良率攀升的現象可能重現。

據四川銀監局的報告,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及房產為抵押物的貸款佔全省銀行業貸款接近50%,報告還警示,“一旦房價波動,很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需要高度警惕。”

不過,包括上述深喉在內的多個信源還是在說,房地產稅今年會與大家見面,但並沒有說一定會讓大家掏錢。

尤其值得強調的是,政治局會議部署房地產調控最新精神的第一條就是,因地制宜。上述兩大理由,在對土地財政依賴性相對低的北上深等一線城市,並不是那麼強有力。

任志強用燃油稅前後用了近40年時間才真正實行的例子來看空房地產稅,但是燃油稅最終還是來了。在新常態裡,做好擁抱房地產稅的準備,總歸利大於弊。

房地產稅到底出不出?接近稅法系統人士:今年一定出

房地產立法

房價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日本東京經濟大學教授周牧之認為,房地產稅對降房價將意義重大,房產稅(日本稱為固定資產稅)對日本的房價泡沫縮水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建議中國加快徵收房地產稅。

周牧之舉日本的例子說:“20世紀80年代末是日本泡沫經濟最瘋狂的時候,當時沒有人相信房價會掉,沒人相信股市會掉,但卻在一夜之間全掉了,而且房價一掉就是20多年。”

他認為,目前中國房價高得離譜,“只漲不跌”的房價已經是最後的狂歡。

“從全世界的經驗可以看到,急速的城鎮化可能會引發房地產熱,但是城鎮化、工業化和社會進步所產生的利益應該分配給勞動,而不應該過多的分配給土地和資本。所以我17年前就曾經系統的建議儘早導入固定資產稅,現在叫房產稅,來抑制房地產炒作。”周牧之說。

周牧之建議,首先要明確房產稅是一個地方稅種,同時鑑於中國的稅收水平已經偏重,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平添一個稅種, 開徵房地產稅要放在整個稅制改革中通盤考慮。他指出,房地產稅可以彌補地方政府的稅收來源。在發達國家,房產稅是地方政府一個非常重要的稅種。在日本,房產稅佔到地方稅收的40%左右。

周牧之指出,城市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口規模和密度,沒有一定的人口規模和密度,無法支撐高端服務業的發展,而且城市人口多、城市人口密度大並不意味著就直接導致“大城市病”,關鍵在於如何提高治理城市的財力和智力水平。他強調,“稅收應該成為一個重要的指揮棒。”

來源:經濟觀察報 陳哲/文 、中國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