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順著凱旋路往下走

在拐彎處有一座古老的建築

吸引著往來路人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它就是有著700年曆史的東華觀藏經樓

作為渝中區去年修繕完成的12處老建築之一

東華觀藏經樓已全新亮相開放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位於凱旋路的東華觀藏經樓。

重慶最早的全真龍門派道觀

東華觀始建於元朝忽必烈皇帝至元年間(1335~1340年),明朝天順七年(1463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建。坐北朝南偏西40度,為重簷歇山式抬梁結構建築。建築面積209.67平方米,佔地面積246.56平方米。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按《蜀中名勝記》引舊《志》雲:“城中有東華觀,觀後有東華十八洞,皆相通。今士人呼其為神仙口,相傳東華真君於此得道”。

當時的東華觀殿宇三重(下殿、正殿、上殿)內設殿堂九個和藏經樓,還有花園、住客、庫房六大間。極盛時期的東華觀規模宏大、巍峨壯觀,來此進香掛單的道士及居士多達千餘人。

觀外有專門出售道冠、道袍、器具的三條街,街名為“道冠井”,是當時重慶府地區建築最早的全真龍門派著名的道觀。原下殿廟大門口兩邊石柱刻對為:

看塗山雲影飛來無限天光供一府

問字水梅花開放幾分春色到三巴

藏經樓歷經火災與戰亂

“觀之後殿,民國毀於火”

《蜀中名勝記》記錄了東華觀的劫難

資料顯示:東華觀1926年遭遇了一場大火,整個道觀燒掉了三分之二,九個殿堂只剩下靈官、玉皇、邱祖三殿;1939年,日軍飛機大轟炸,又將東華觀大部分摧毀。大火和炸彈讓原本鼎盛的東華觀只剩下藏經樓和靈官殿。1942年,國民政府對滿目瘡痍的重慶城進行重建,東華觀又被連接上下半城的凱旋路公路貫穿:公路上為現存的藏經樓,公路下是靈官殿。公路的堡坎與藏經樓擦肩而過。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東華觀藏經樓舊貌。

1953年,因建蘇式糧庫,東華觀靈官殿被拆除,東華就只剩下了藏經樓。僅存的藏經樓後來又被某印刷廠佔用,在修復前,裡面還住著幾戶居民。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修繕前的東華觀藏經樓。

不用一顆鐵釘復原藏經樓風貌

1983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公佈將“東華觀藏經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0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又公佈它為第一批直轄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渝中區文管所於2000年完成了對該樓的建築測繪。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東華觀藏經樓舊貌。

東華觀藏經樓體量雖小,卻是重慶地區典型廟宇建築的代表之作,其翹簷雕樑畫棟,樑柱、斗拱作工考究,脊飾、門窗等極為精美。原貌尚存的藏經樓,依然可見殿頂蓋黃色的琉璃瓦,正脊和垂脊的綠色琉璃瓦,脊上裝飾有精巧的龍、獅、狗等動物,栩栩如生。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作為重慶市區、縣唯一未變型的古老木結構建築,它是重慶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史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建築藝術價值。樓上原供奉玉皇神像,“文革”時期曾兩次毀壞,神像全無,本色的藏經樓已破爛不堪。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修繕前的東華觀藏經樓破敗不堪,卻依然可見昔日精美。

對於東華觀藏經樓的修復工作,文物專家們採用了修舊如舊的方法——對其木架構整體進行落架,去除臨時支撐的構件,補配缺失的木質構件,更換了腐朽嚴重的木構件,再按原樣整體歸正樑架。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不用一顆鐵釘保持原有榫卯結構。

因為東華觀藏經樓原本是榫卯結構,因此在整個修復工作中,也遵循這一建築風格,修復全程未使用一顆鐵釘。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專家們還對建築外牆面附著的苔蘚、藤蔓植物進行了全面清除,剔除石質空鼓部分,採取加固修復。屋頂的瓦片也被全部揭下,對殘存的瓦件,專家們採用訂燒的方式複製後回放上屋頂,對殘損的殿頂翹腳,也按照原貌進行修繕復原,以還東華觀藏經樓原本的風貌。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目前,我區已決定將東華觀藏經樓打造成為適合市民休閒及參觀遊覽的城市文物景點,以積極利用文物及古建築的保護修籍成果。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建築|東華觀 700歲高齡的主城最古老木質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