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一首千古絕唱,現很多人只記得最後三句,卻不知全詩了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方文人所創作的作品,產生於黃河流域,主要收錄在《樂府詩集》中,今存60多首。北朝民歌數量雖然不多,但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其中以描寫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的《敕勒歌》最為著名。這首民歌是敕勒人在放牧時所唱的民歌,意境壯闊,氣勢雄渾,歷來被視為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堪稱千古絕唱。

一首千古絕唱,現很多人只記得最後三句,卻不知全詩了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川:平川、平原。

陰山:一條山脈的名稱,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北部,又叫“大青山”。

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一首千古絕唱,現很多人只記得最後三句,卻不知全詩了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遊牧民族的生活。

“敕勒川,陰山下”,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開篇點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大氣磅礴,氣勢雄渾的圖景,一開始就渲染出北方草原遼闊的氛圍。“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也表現了草原的開闊。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徵,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前四句是牧民們對他們生活環境的詠唱。

一首千古絕唱,現很多人只記得最後三句,卻不知全詩了

“天蒼蒼,野茫茫”,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這兩句筆調渾厚有力,“天”、“野”兩句承上,運用疊詞“蒼蒼”“茫茫”,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為下一句的描寫做好鋪墊。“風吹草底見牛羊”是全詩的點點睛之筆。在蒼茫的天地間,一陣風吹彎了青草,掩映在青草中的牛羊若隱若現,多麼形象生動的畫面,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最後三句似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

這首民歌具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它寥寥二十餘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遊牧民族生活的壯麗圖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