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湘湖發展現代服務業再獲立法保障

望湖亭上望湘湖,景物天開似畫圖。

杭州湘湖,與西湖隔錢塘江南北相望,是西湖的“姊妹湖”。

近幾年,湘湖可謂喜事頻頻——

2015年11月,經國家旅遊局評定,湘湖成為我國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同月,省政府批覆同意度假區規劃面積擴容為35平方公里……

2017年12月,世界旅遊聯盟總部正式落戶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成為首個總部落戶杭州的國際旅遊組織。

隨著度假區快速建設發展,進一步保護好湘湖也變得越來越迫切。

日前,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杭州市蕭山湘湖旅遊度假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為何要為湘湖立法?

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跨湖橋文化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越王城遺址,以及茗山、菊花山等一百多處漢代古墓葬,以及其他眾多歷史人文遺址、遺蹟。與此同時,湘湖地表水質量達到國家Ⅱ類標準,是杭州飲用水應急備用水源;森林覆蓋率達95%,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類區標準;度假區內具有豐富多樣且典型的動植物資源,是杭州重要的生態環境功能區……

對湘湖進行立法,是強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管理的需要,是協調湘湖區域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需要,也是理順相關協調管理體制機制的需要

生態環境保護是旅遊度假區的優先事項

湘湖发展现代服务业再获立法保障

《條例》把保護放在首要位置,作了以下規定:

首先強調科學規劃。

《條例》第十條規定:湘湖度假區總體規劃應當確定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區和風貌協調區範圍,限定土地利用強度和建設規模,協調湘湖度假區保護、建設與城鄉發展、居民生活的關係。

同時,《條例》還對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區和風貌協調區分別規定了具體的利用和保護措施。

其次是對度假區各類資源要素規定了保護措施。

《條例》用了很大篇幅對湘湖度假區內環境、文物、山體、水資源、溼地和林木等資源要素的保護作了規定,最大限度保護度假區的自然資源、人員資源和生態環境。

另外對影響和破壞湘湖度假區環境和秩序的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

遊客在湘湖遊玩時,要注意不要踩到保護“紅線”——有些行為是嚴格禁止的,比如隨意傾倒垃圾;刻劃、汙損景觀設施;在湖區洗澡、洗滌物品、清洗車輛;擅自向湖區、山區投放動物等。違者將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會受到處罰。

建成現代服務業示範區域是發展目標

湘湖发展现代服务业再获立法保障

湘湖旅遊度假區不僅人文歷史厚重、自然資源豐富,它還是一塊產業高地

湘湖度假區正以大旅遊業為核心,以金融服務、智慧健康、智能製造、文化創意等產業為支撐,建設現代服務業示範區域

《條例》規定湘湖度假區應當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規定,明確產業政策導向,執行國家和省有關產業政策確定項目的產業准入標準。明確進入湘湖度假區的投資項目應當符合國家和省產業政策和湘湖度假區規劃要求,禁止發展技術落後、資源消耗高、汙染嚴重的產業,對湘湖度假區內已有產業項目不符合要求的,應當依法逐步搬遷。鼓勵發展符合度假區規劃要求的旅遊、會展、住宿、餐飲類產業娛樂、休閒、健康、體育類產業,科技、金融、文化、演藝、教育、影視類產業等健康發展。

杭州:全域旅遊正當時

杭州的旅遊業規劃不僅僅限於湘湖。

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城一風光,杭州正逐漸向“全域大美格局”下的“國際重要旅遊休閒中心”邁進。

今年以來,杭州大力推進旅遊對外宣傳營銷、“旅遊+”產業融合、“萬村景區化”工程、A級景區創建管理、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旅遊廁所革命等工作,全市旅遊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杭州共接待中外遊客8266.5萬人次,增長11%,實現旅遊總收入1421.6億元,同比增長13%。

杭州旅遊的區位優勢

湘湖发展现代服务业再获立法保障

杭州是一座歷史名城,也是一座創新之城,既充滿濃郁的中華文化韻味,也擁有面向世界的寬廣視野。相比於北上廣深等重點城市,杭州在東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更為突出,並具有江南文化內涵。杭州以其獨特的美麗風光、宜居環境、融歷史文化與互聯網經濟於一體、外交史上的重要貢獻、改革發展成就顯著等過人之處。

杭州旅遊的國際化基礎

湘湖发展现代服务业再获立法保障

杭州在世界知名度上頗具名聲,在13世紀,馬可·波羅就在遊記中讚歎杭州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還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為國際花園城市,西湖和京杭大運河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一直都是國際會議承辦城市中的佼佼者,對於國際性項目或者基地選址等均有較好的基礎。特別是G20杭州峰會的舉辦,極大地推進了杭州作為國際旅遊休閒之都的建設,提升了杭州的城市旅遊國際化水平。

杭州旅遊的技術支撐

湘湖发展现代服务业再获立法保障

城市大腦、人工智能、大數據……為杭州旅遊帶來了全新的研究視角。

上線“杭州旅遊數據在線”平臺及小程序;

成立全國首個旅遊經濟實驗室,刻畫全球遊客的旅遊“臉譜”,清晰掌握他們的旅遊預訂偏好、歸屬地信息、行為軌跡、逗留時間、刷卡消費等高頻海量數據。刷臉入園、酒店引入機器人……

今年3月份,杭州出臺意見提出旅遊“智慧化”。比如,通過構建一體化的旅遊產業數據庫,為旅遊產業分析預警、旅遊市場監管、企業經營、遊客和市民旅遊體驗,提供決策參考與公眾服務。並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等技術,實現智能導遊、電子講解、實時信息推送等功能。

資料/ 杭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