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多措並舉 專家學者為四川涼山甘洛脫貧支招

中國經濟時報成都訊:記者韓清華

8月25日,由涼山州甘洛縣、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及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反貧困高峰論壇於在四川涼山州甘洛縣召開,來自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成都大學、涼山州扶貧移民局、五糧液集團、廣安市嶽池縣、宜賓興文縣的相關學者專家、企業家和政府部門負責人結合改革開放40週年成就,就如何在新時期做好反貧困工作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討。

多措並舉 專家學者為四川涼山甘洛脫貧支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上,以深謀遠慮、深化變革、深刻重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力度改革,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新境界。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創新提出的精準扶貧政策,以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的成就,書寫了人類反貧困鬥爭史上“最偉大的故事”。然而,我國決戰決勝貧困的目標仍未實現,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鉅。

多措並舉 專家學者為四川涼山甘洛脫貧支招

涼山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是全國、全四川脫貧攻堅主戰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脫貧攻堅重點地區。近年來,涼山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攻克深度貧困作為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的頭等大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大力推進了“七個一批”行動計劃和23個扶貧專項的各項工作落地落實。但當前涼山州反貧困的任務依然十分艱鉅,任重而道遠。以甘洛縣為例,全縣22.77萬人,其中彝族人口占76.98%,2017年底,甘洛縣共退出貧困村117個,目前仍有91個;減貧45385名貧困人口,仍有貧困人口25005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33.88%降至目前的11.54%。

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與會專家就如何通過深化現代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組織基礎、發展現代化產業和實施互聯網+、構築勤勞致富的先進文化等措施實現深度貧困區的精準扶貧,並針對涼山州的特殊區域情況,提出了很多針對性措施。

多措並舉 專家學者為四川涼山甘洛脫貧支招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蔣永穆教授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蔣永穆教授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與貧困鬥爭的歷史,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反貧困是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舉措。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市場與社會主義的結合給中國經濟注入了巨大活力,反貧困是彌補市場缺陷的必要手段。中國人民探索出了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就是在經濟快速增長中實現減貧,堅持開發式扶貧,構建政府主導、多元主體、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特別是中國特色精準扶貧方略為世界反貧困理論貢獻了中國智慧。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學院的綜合優勢,積極調動校內外資源以教育、智力、人才、產業幫扶等工作為重點,助力涼山州、甘洛縣共同攜手脫貧攻堅。今後將繼續動員全社會力量,加強和改善黨對脫貧工作的領導,以更紮實的工作、更有力的行動集中力量攻克脫貧中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

多措並舉 專家學者為四川涼山甘洛脫貧支招

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教授

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教授認為,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習總書記也在多個場合系統闡述了“三農”發展、脫貧的思想,“三農”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他認為,鄉村組織振興是農民脫貧奔康和鄉村振興的關鍵。“從經濟發展規律看,現代市場經濟是組織經濟,現代鄉村是組織化的鄉村,脫貧奔康和鄉村振興的實施主體是鄉村組織。”楊繼瑞說:“組織振興一定要注重協同性,包括線上組織與線下組織的協同、村組集體組織與行業組織的協同、公司等組織與農戶、科技人員的協同、組織內部的責權利協同、組織振興與多規合一的協同、組織振興要與產業人才文化生態振興協同等六大協同,鄉村組織振興必須要注意系統性與均好性。”具體措施來看,鄉村要根據自身的特色和比較優勢,充分發揮新技術對產業和經濟的帶動作用,如通過搭建農特產品互聯網平臺,通過網絡直播、網絡營銷、電商銷售的方式,拓寬品牌知名度和銷售渠道。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龔勤林教授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系列闡述,揭示了“扶貧”、“扶志”和“扶智”之間內在不可分割的聯繫,“扶貧”是目標,“扶志”和“扶智”是手段;“扶志”可以創造內生激勵機制,有效防止返貧;“扶智”可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徹底消除貧困。四川大學在對口幫扶甘洛的精準扶貧實踐中按照“扶貧”、“扶志”和“扶智”相互結合的理念開展了志氣幫扶、教育幫扶、醫療幫扶、科技幫扶等探索,不僅是對習近平三位一體扶貧思想的生動詮釋和生動實踐,也是對習近平三位一體扶貧思想的豐富發展和合理創新。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賀立龍副教授認為,瞄準機制與施策成本是精準扶貧的核心命題。瞄準不同貧困人口“致貧機理及脫貧需求”,進行長效施策與賦能,才能為之“拔除窮根”。精準扶貧的政策執行效率,取決於“瞄準精度”、“政策效力”與“執行成本”。應提升扶貧供給與脫貧需求契合度,做到精準;弱化救濟、強化賦能,規避扶貧“福利陷阱”;激發貧困人口的市場活力與自生能力,“拔掉窮根”。涼山州甘洛深度貧困有特異性,表現為地理貧困與文化貧困交織的交織性,但也有綠色農產品的反貧資源。甘洛縣的精準扶貧從短期來看要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商網絡建設,發展對接成都的大旅遊和綠色農業產業鏈,並長期發展教育、提升教育質量,防止代際貧困。

本次論壇由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熊蘭教授、副院長鄧翔教授及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沈光臨教授分階段主持。會上,甘洛縣委副書記楊更介紹了甘洛縣精準扶貧的情況,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院長尹大家致辭。涼山州扶貧移民工作局副局長段澤普、成都大學商學院張千友副教授、重慶工商大學人口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薛驍博士、五糧液集團副董事長鄒濤、四川省企業經濟促進會PPP發展中心主任胡鵬、四川雅博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世興、宜賓興文縣脫貧攻堅辦副主任黃世碧、廣安嶽池縣扶貧移民局副局長李春林等高校專家、企業家和政府部門負責人就馬鈴薯產業與涼山州深度扶貧、縣域特色農副產品如何借力電商平臺打造可持續發展價值鏈以及地方扶貧工作的思路與實踐等議題進行了充分的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