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2019廣東農信社校園招聘試題體驗

2019年的農信社/農商銀行招聘會即將來臨,考生們除了瞭解考試流程、時間等重要信息之外,還可以通過對各種題型的練習,總結做題經驗,今天廣東中公金融人帶你來體驗一下我們行測的四大部分到底會怎麼出題呢?

2019廣東農信社校園招聘試題體驗

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1.政府部門應該在社區治理中鼓勵社區自治。假如政府部門在這過程中( ),沒有處理好社區自治和政府管理的關係,那麼,最終所作出的決策就很可能會引發社會矛盾。

A.李代桃僵 B.蕭規曹隨 C.越俎代庖 D.廣納良言

2.創新的目的不是發論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才能( )科技的真功夫。讓創新更緊密地面向經濟社會發展,把創新實實在在地( )為新產品、新項目、新產業,是創新的要義所在。

A.發揮 轉變 B.凸顯 催化

C.反映 轉換 D.彰顯 轉化

第二部分 數量關係

1.某服裝店有一批襯衣共76件,分別賣給了33位顧客,每位顧客最多買了3件。襯衣定價為100元,買1件按原 價,買2件總價打九折,買3件總價打八折。最後賣完這批襯衣共收入6460元,則買了3件的顧客有( )位。

A.4 B.8 C.14 D.15

2.小王早上看到掛鐘顯示8點多,急忙趕往公司上班。但是到了公司卻發現時間和自己出門看到的掛鐘時間一樣,才明白是自己出門前誤把掛鐘的時針看成分針、分針看成時針。已知小王平時上班路程不超過1.5小時,今天上班他花費了( )

A.48分鐘 B.55分鐘 C.1小時 D.1小時3分鐘

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2019廣東農信社校園招聘試題體驗

1.

2019廣東農信社校園招聘試題體驗

2.

第四部分 資料分析

根據下列資料,回答96~100題:

2019廣東農信社校園招聘試題體驗

資料分析

2019廣東農信社校園招聘試題體驗

資料分析

1.2006年至2011年期間,平均每年增加的人數為( )萬人

A.531.3 B.657.4 C.752.4 D.839.2

2.按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算,預計2012年的人口約為( )萬人

A.135382 B.135409 C.141129 D.141202

3.2011年的總人口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0-14歲”的人口大約多( )萬人

A.7910 B.8850 C.9320 D.9970

4.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2007年至2010年,每年比上年增加的人口數量一直遞減

B.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並趨於平緩

C.人口自然增長越來越少,相比2010年,2011年的人口增長几乎停滯

D.2009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得最快

5.根據資料,我們可以得知( )

A.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越來越多

B.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越來越大

C.除了2011年,15-64歲人口數量每年都在增長

D.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越來越大

2019廣東農信社校園招聘試題體驗

附上答案:

第一部分:

1.【解析】C。由文段“政府部門應該鼓勵社區自治”以及後文沒有處理好社區自治和政府管理之間關係會引發社會矛盾可知,應該充分發揮社區自治的作用,政府不能越權過度干涉,C項“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職能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符合文意。A項“李代桃僵”是指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B項“蕭規曹隨”指後人沿襲前人遺制,D項“廣納良言”意為充分吸收好的建議,均不能體現干涉替代之意,排除。C項當選。

2.【解析】D。第一空,由文意可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能夠體現出科技真功夫的特點,A選項“發揮”搭配不當,排除。其餘三項搭配均可。第二空,使創新意識真正在新產品、新項目、新產業上發揮作用,即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轉化”,D項當選。B項中“催化”意為促進、加速發展,體現不出由意識轉化為具體事物的含義,排除。C項“轉換”是指從一種形式轉變到另一種形式,往往是在同類事物之間進行,不適合於理念和實物,排除。因此D項當選。

第二部分:

1.【解析】 C。由題意可設買了1件、2件、3件衣服的人數分別為x、y、z人,則可得x+y+z=33,x+2y+3z=76,100x+200×0.9×y+300×0.8×z=6460,聯立求解可得x=4,y=15,z=14。因此選擇C項。

2.【解析】B。小王出門時分針應指向8-9,故時間為N點40+,到單位的時間是8點+,路上時間不超過1.5小時,說明出門時只能是6點40+或者7點40+。如果出門時間=6點40+,時針分針看反,則到單位時間是8點30+,路上時間超過1.5小時,不滿足條件;故出門時間應為7點40+,時針分針看反,則到單位時間是8點35+,因此路程時間為55分鐘。選擇B項。

第三部分:

1.【解析】C。觀察題乾圖形全都是6個正方形組成,且全都可以折成一個正六面體(即題乾圖形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正六面體的展開圖形),觀察選項,A、B、D三項均不能折成正六面體,只有C項可以折成。

2.【解析】B。觀察每個圖均有上下兩行,上下兩行的黑格個數相差始終為1。B項符合,當選。

第四部分:

1.【解析】B。根據題幹中 “平均每年增加的人數”,可以判定本題為年均增長量問題。定位圖形材料1,可以得到2011年總人口為134735萬人,2006年總人口為131448萬人。2006年至2011年期間,平均每年增加的人數為 ,首位商6。B項當選。

2.【解析】A。根據題幹中“預計2012年的人口”,可以判定本題為現期計算問題。定位圖形材料1,可以得到2011年總人口為134735萬人,自然增長率4.8‰。根據公式:現期量=基期量×(1+增長率),2012年的人口約為134735×(1+4.8‰)≈135382。故正確答案為A。

3.【解析】D。根據題幹中“2011年,‘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0-14歲’的人口”,可以判斷本題為現期比重計算問題。定位圖形材料1,可以得到2011年總人口為134735萬人。圖形材料2,可以得到“0-14歲”的比重為9.1%,“65歲及以上”的比重為16.5%。2011年“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0-14歲”的人口多134735×(16.5%-9.1%)=134735×7.4%≈134735× ≈10000萬人。故正確答案為D。

4.【解析】C。根據題幹“以下說法錯誤的是”,可以判斷為綜合分析題。A項,定位圖形材料1,2007年增加的人口數量為132129-131448=681萬人;2008年增加的人口數量為132802-132129=673萬人;2009年增加的人口數量為133450-132802=648萬人;2010年增加的人口數量為134091-133450=641萬人;可以看出,每年比上年增加的人口數量一直遞減。A項正確。B項,定位圖形材料1的折線,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並趨於平緩。B項正確。C項,定位圖形材料1,2011年的自然增長率與2010年的一致,但是人口數量還是增長。C項錯誤。D項,定位圖形材料1,2007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5.3-5.2=0.1;2008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5.2-5.1=0.1;2009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5.1-4.9=0.2;2010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4.9-4.8=0.1;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率為0。可以看出2009年是下降最快的。D項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

5.【解析】B。根據題幹“根據材料,我們可以得知”,可以判斷為綜合分析題。A項,定位圖形材料1可以得到人口數量,圖形材料2可以得到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此題需要每一年的人口總量和比重相乘,計算複雜,考慮跳過。B項,定位圖形材料2,最下面的數字即為0-14歲比重,可以看出比重越來越大,B項正確。C項,定位圖形材料1可以得到人口數量,圖形材料2可以得到15-64歲的人口比重。兩者相乘即為每年15-64歲人口數量。圖1中的人口數量在逐年增加,圖2中的比重也在增長,兩者相乘結果也在增長。而2010年15-64歲人口數量為134091×74.5%;2011年15-64歲人口數量為134735×74.4%;兩數相乘,比重差不多大,人口總量大則乘積大。可知,2006-2011年每年都在增長。C項錯誤。D項,定位圖形材料2,2006年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9.8%;2007年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9.4%;可以看出比重並非越來越大。D項錯誤。正確答案為B。

建議各位考生可以收藏起來,多看能增加對題型的瞭解。中公金融人,助你早日夢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