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長慶安塞油田以退為進續航穩產之路

長慶安塞油田以退為進續航穩產之路

關注我們,底部點贊或評論,即有機會獲得價值100元中石化加油卡

長慶安塞油田屬於典型的低滲、低壓、低產油田,客觀條件本身就為開發建設設下了重重阻礙,加之長達40年的開發使得安塞油田逐步由“少壯”時期步入“年邁”,遞減加快、含水上升、油井榦枯、可建產儲量不足,都成為制約油田高效持續發展的難點。

如何在這塊老油田上實現高效開發?如何在開發40年後依舊保持“青春”?

思路創新闢蹊徑

油田的發展是一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的過程。在資源品位受限,油價低位震盪的條件下,該廠將工作思路由單純工作量堆積向提升質量效益進行轉變,這對於安塞人來說是一種思路的革命,也是一種生產方式的變革。

“要真正做到調整結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變員工思想認識。”安塞油田負責人說道,“多幹活不如精幹活是員工認識轉變的主要體現,也是新時代油田開發的必然要求,更是油田穩健發展的必由之路。”

以往,在油田生產急需產量補充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將產量的突破口放在大量的措施和大規模的新井投產之上。這樣的做法雖然對於產量的提升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是長遠來看,產能低、投入高、遞減快等不利因素的制約,讓油田穩產的壓力逐漸顯現,特別是對於來年的產量完成更是艱鉅的挑戰。今年年初以來,該廠積極轉變思路,通過對新井效益進行計算,措施效果進行評估,精挑細選,確保打的每一口新井都是有產量的,每一口措施井都是有效益的。

“看到工作量減少,我們心裡也沒底,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我們精心培育的‘高產井’陸續發力,讓我對於全年任務的完成,和以後長期穩產更有信心了。”產能建設項目組一名員工說。

以退為進謀發展

在相同的時間段內,2017年新投井150口,累計產油5764噸。而今年,新投井只有118口,累計產油則達到7389噸。這是6月18日,顯示在該廠生產報表上的數據。產能建設項目組副經理王浪波笑著說:“拳頭只有收回來,打出去才更有力氣,如今我們雖然放慢了速度,可是這些收回的‘拳頭’打出的可都是高產井。”

今年年初以來,該廠在油田公司部署的基礎上,按照“減緩加密、突出新區、兼顧評價”的思路,通過優化區塊、優化井型,不斷提高單井產能。特別是為了從源頭上提高單井產能,該廠不斷優化地質部署,對產建結構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將以往作為產建“主力”的超低滲加密部署由過去的76%下降為47.9%,而對於效益好的淺層及擴邊部署均大幅提升佔比,確保單產能有效提升。同時,該廠在部署井型的過程中,規模推進超短水平井加密、厚油層大斜度井試驗、緻密油長水平井開發,累計部署175口,單井日產能高達3噸。

在此基礎上,為了突破老油田的桎梏,確保效益建產,該廠將提高單產的另一途徑,放在了優化儲層改造上,通過摸排每口井的情況,制定“戶籍檔案”,推行個性化方案設計,針對性加大定點多級、定向射孔、水力噴砂等新工藝技術應用,目前投產的165口井單井日產能達到1.8噸,較2017年提升0.4噸。

築牢根基保穩產

“老井產量保證不了,再多的新建產能也會被患病老井無情‘吃掉’。” 該廠措施項目組負責人說道,“如果老病舊治,仍然按照原有方式開發,只是兜圈圈,很難有突破。因此,我們不斷調整油水井措施比例,大做水文章,加大有效措施,確保築牢穩產基礎。”

面對規模措施後選井難度加大、措施效果變差的形勢,該廠堅持“提單產、降遞減、控成本”,立足油藏綜合治理,結合公司萬口井評價挖潛工程,通過精細選井、優化工藝、攻關試驗、強化組織,實現由規模數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為確保每一口措施井的效益,今年,該廠樹立“選井向挖潛剩餘油,動用單砂體方向延伸”思路,針對不同區塊和不同井的特點,建立選井選層量化標準,有效提高設計針對性。特別是在措施結構調整方面,該廠在減少80口油井措施的基礎上,加大復壓、解堵等低成本措施,減少效益較差的補孔措施;同時,不斷優化寬帶壓裂、氣相暫堵酸化、堵水壓裂等中高含水井控水增產工藝,有效動用剩餘油,使得單井增油量提高24噸,措施有效率達到90%,產出投入比由之前的1.13上升至1.27,並且減少了措施費用3000餘萬元,真正實現措施質量效益同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