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源志,一定要稱霸鈴蘭啊”

全世界有很多非常有趣的賽道,然而被人熟知的似乎只有刷圈聖地紐伯格林北環,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還有紐伯格林南環這一說法。

銀石,SPA這些著名賽道其實也有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因此,我們將在未來幾期中陸續為各位車友介紹下那些世界頂級賽道,如果各位有非常想要了解的賽道也可以在下方留言。

而今天,我們則選擇JDM的故鄉,日本,來介紹下日本那些激動人心的賽道。

Fuji Speedway

富士スピードウェイ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富士賽道坐落於富士山腳下。這是一條始建於六十年代的賽道,在經過多次改建之後現在擁有FIA Grade 1級別執照。這條賽道特點就一個字:

快!

在建設之初,這條賽道的設計核心就是超高速賽道,雖然經過歷年改建,彎角發生了很多變化,但這個核心卻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舉例來說,其擁有同等級別賽道中最長的直線距離之一:1.475km,因此是測試一輛車極速的絕佳賽道。

而從環境角度來說,富士賽道位於海平面550米之上,天氣不穩定,夜間經常出現溫度驟降,還會起霧和大雨。因此渦輪發動機相比自然吸氣發動機會有較大的優勢。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豐田LMP1賽車奔跑在自家的後花園

富士賽道從1965年建成經歷過五次大改。在賽道初期,富士賽道隸屬於日本三菱集團。

在1965年建成之日,其長度約為6km,有15個彎角,在1975年則減少到4.563km,彎道減少到8個,在1986年再次進行了調整,長度繼續縮減到4.44km,但是彎道則增加到了10個。

1993年賽道長度微微增加到了4.469m,彎角為12個。而在2005年,其迎來目前最後一次改進,長度為4.563km,而彎角來到了16個。

在2000年,豐田正式買下了富士賽道,從此富士賽道成為了豐田的後家園。豐田也在富士賽道測試了其許多膾炙人口的車型,並舉辦了有豐田參加的一系列世界頂級賽事。

最快圈速則是2008年法拉利車隊的FelipeMassa創下的1:18.426。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由於地處山區,海拔較高,多雨和多霧常常是車手和車隊在富士賽道的面臨的挑戰

富士賽道在1963年被設計建造。其原先目的是美國NASCAR日本分站。

什麼是NASCAR?

NASCAR是美國獨有的一種比賽,賽車通常為前置後驅的V8自然發動機,馬力可達800匹。賽車在橢圓形的賽道上高速行駛,以追求極速的聞名於世。這種賽道極度考驗車手臨時應變和對於極速的心理承受能力。

既然是NASCAR日本分站,富士賽道也仿造美國NASCAR賽道設計了長達4km的高傾斜角度超高速賽道。

這一些應差陽錯之下反而使得極速成為了富士賽道的核心。然而缺乏後續資金使得富士賽道只能完成一部分的超高速賽道後就匆匆對外開放了。

然而設計的缺陷和賽道的沒有全部建成使得富士賽道在初期成為了一條非常危險的賽道。

賽車在310km的速度上爬上Daiichi彎角之後會瞬間下落,這種危險的設計最終在1974年變成了災難:Hiroshi Kazato和Seiichi Suzuki在該彎角相撞後雙雙被大火燒死,另外造成了額外六人受傷。

因此富士賽道進行了大改,將長度縮減並減少了彎角的數量以保護車手的安全。

在1976年,F1第一次在日本舉辦,而舉辦地就是富士賽道。

在瓢潑大雨中,全日本觀眾第一次看到F1,更見證了尼基勞達和詹姆士亨特在大雨中為總冠軍頭銜激烈廝殺的場景。然而1977年,由於富士賽道過快的速度引起的事故,F1退出了富士賽道。

1980年之後,富士賽道成為了世界頂級賽事在日本最常見的舉辦地。

風頭一時間蓋過了那段時間的其他日本賽道。雖然經過幾次修改,但是其源自NASCAR的超長直道一直保留不變。

所以那段時間內富士賽道成為了日本加速賽的舉辦地。在1993年,富士賽道四分之一mile加速賽更是跑出了5.3秒的記錄!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富士賽道每年也會被尼桑借走舉辦nissan festival,所以時不時也能看到這種百輛GTR大聚會的場景。

2003年,Hermann Tilke的主持下,富士賽道經過兩年的大改最終贏回了F1。2007年,在F1回到富士賽道之後,路易斯漢密爾頓奪下了第一個冠軍。但是不久,F1就因為豐田自身的問題而移到鈴鹿賽道上。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富士賽道上的萌妹子相比於歐美賽車女郎更對亞洲人的胃口

富士賽道承辦了日本本土和全球多個頂級賽事,日本super GT,亞洲勒芒賽事,WEC日本站和曾經的F1日本站舉辦地都烘托著富士賽道光輝的歷史。

Suzuka International Racing Course

鈴鹿サーキット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鈴鹿賽道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賽道,相比於富士賽道,鈴鹿賽道在全球的名氣要遠遠大於富士賽道,更不用提其他賽道了。

可以說,鈴鹿賽道就是日本的紐伯格林賽道!

而將鈴鹿賽道推到如此高地位的,則是F1大獎賽。

視頻 | 2015 D1GP 鈴鹿賽道紀實

除了80年代和2007年和2008年,鈴鹿一直在承辦F1日本站。

而作為F1歷史最悠久的賽道之一,鈴鹿賽道在不同的年代得到過絕大多數車手的好評,其在全世界也是罕見的立體交叉8字形賽道設計。

與世界多數賽道相比,該賽道採用摩擦係數較高的瀝青鋪裝。既有用於超越的長直路段,也有低速彎道到高速彎道的多種彎道。

所以被評價為技術賽道,也讓每一次F1日本站都充滿了懸念。尤其鈴鹿賽道是作為過去F1收官之站,贏得鈴鹿就意味著贏得世界冠軍的想法曾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鈴鹿賽道是在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的堅持下建立的。

在1950年後期,本田宗一郎有了為本田建設一條永久性的測試賽道,1962年,在荷蘭人John Hugenholts的領導下,鈴鹿賽道在本田的投資下完成了設計和建設,因此也擁有了獨一無二的8字形結構。

當年的賽道長約6.004km,包含17個彎角。

在之後的年代裡,鈴鹿賽道迎來了四次修改,但每次修改都是僅限於某幾個彎角,屬於技術修改範疇。

在1983年的修改主要是為了安全考慮,最後一個彎角被加入了S型彎,用於降低賽車進入pit房的速度,Degner彎道也被從一個長彎轉變成了2個彎角。同時賽道也加入了更多的緩衝區。

2002年,130R彎角被修改,一些蛇形彎被稍微修正已獲得更高速度。

2003年,S彎修改後加快了車速並更加靠近了130R彎角。而在2003年MotoGP重大賽車事故之後,200R被增加了一個S彎。

在這次修改之後,鈴鹿賽道長度為5.807km,包含17個彎,直道長度約為1.2km。

而最快圈速則是2005年kimi Raikkonen在邁凱倫車隊創下的1:31:540。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作為世界最頂級的賽道之一,鈴鹿賽道有著非常大的靈活性。

其賽道可有五種自由組合方式,以適應不同的比賽規格。分別是鈴鹿全賽道,摩托車全賽道,東鈴鹿賽道,西鈴鹿賽道以及西鈴鹿摩托車賽道。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鈴鹿賽道的夜景

除了F1賽事,鈴鹿賽道也承辦注入WTCC,D1大獎賽以及鈴鹿1000km耐力賽。其1000km耐力賽算是Super GT裡面最長距離的比賽了。同時其也舉辦摩托車賽事。

最著名的就是1978年就開始舉辦的鈴鹿8小時摩托車耐力賽了。

其也短暫舉辦過NASCAR的賽事,就在1997年排位賽的時候,天降大雨使得所有賽車都換上了雨胎。

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NASCAR賽車使用雨胎的記錄!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這個我就不解釋了

不得不說,這一切都為鈴鹿賽道蒙上了傳奇的色彩。

Tsukuba Circuit

筑波賽道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和富士賽道或者鈴鹿賽道相比,筑波賽道則是最能體現出日本賽車文化的賽道。

筑波賽道原先的設置僅僅是為了吸引年輕人參與賽車運動,而不是像其他賽道吸引專業車手進行比賽,因此筑波賽道長度只有2.045km,最長直道也不過437米,卻包含了14個彎。

然而其經典的短賽道設置,低速複合彎之後接高速彎接低速彎接直道,直道後又接高速彎接髮夾彎。

整個賽道對於車手的要求其實一點也沒有降低。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各種準備上場參賽的民間車輛

筑波賽道的崛起則是因為電視節目的原因。

日本廣受歡迎的汽車測評類節目Best Motoring主要使用筑波賽道進行測試和比賽。而Shuto Kousoku Trial也曾經使用筑波賽道作為其測試地點。

這些鼓勵民間玩家對於民用車進行改裝的節目不僅帶火了我們耳熟能詳的JDM,也帶火了筑波賽道。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各種改裝車輛,大多數除了外殼和量產車類似,內部已經完全不是同一個車了

在這些影響之下,筑波賽道有了與眾不同的賽車類別:Time attack。日本著名的改裝車廠會不計成本的改裝民用版本的車輛,並將這些改裝車帶到筑波賽道進行圈速測試。

Time attack常常使用動態起步的方式,每次time attack分成三圈,分別為暖胎圈,計時圈和冷卻圈。任何一臺JDM,如果無法在這種比賽中證明自己,是無法證明自身的潛力。如今的筑波最快圈速早已在52秒之內。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這個賽道賽道女郎比較少,我就用這個代替了

這裡我們也帶給HKS魔改的最速筑波S2000視頻

各位可能會覺得奇怪,作為日本三大車廠之一,尼桑的賽道在哪裡?

對此,本人只知道馬自達的專屬賽道在北美,而尼桑的賽道在哪,我無法在網上找到相應的答案。

最後再囉嗦一句,如果各位有想要知道的賽道,請在留言中說明,如果有人知道尼桑的專屬賽道,也請在留言中指教下。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應作者要求,發福利

今日日籤

“制霸頂點”——JDM Fans去日本一定要去征服的三條賽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