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李嘉誠捐贈的港大莊明月樓為什麼設計成棺材形狀

港大有個莊月明樓,據說是李嘉誠捐贈的,因為他老婆叫莊明月。李嘉誠老婆莊明月是她的表妹,是一位富家小姐,學歷高,精通英語,日語。家人不同意她跟李嘉誠這個窮小子在一起,莊明月不惜斷絕跟家裡的關係就是要跟李嘉誠結婚,他們的婚禮一直拖到了30多歲,莊明月為李嘉誠生了兩個兒子:李澤楷和李澤鉅。

莊月明樓外觀像是個棺材。

李嘉誠捐贈的港大莊明月樓為什麼設計成棺材形狀

首先,從上空望下去,莊月明文娛中心的外型是一副棺材,而頂端玻璃,有一些很特別的圖案,那些玻璃順著此樓的特色串連起來,形成一把金錢劍。

李嘉誠捐贈的港大莊明月樓為什麼設計成棺材形狀

有留意五樓的升降機是不能往地下的嗎?即是轉升降機,也需走下數級樓梯,對輪椅人士來說,那是沒可能的事。有上沒落的電梯,亦同樣為了此。說到樓梯,莊月明文娛中心的扶手,都是用最上等的棺材木——柳州木製成。而且本身太粗,不太適合當扶手,亦因此不少人會從莊月明的樓梯失足跌下去。

李嘉誠捐贈的港大莊明月樓為什麼設計成棺材形狀

除此之外,每個洗手間,均會設有連身鏡,是因為莊月明本身非常貪靚,亦因此,莊月明文娛中心的女廁,亦鬧著不少鬼故事。

在文娛中心裡往上望,你會看到三枝香貫穿整副棺材。而莊月明文娛中心的頂樓月明泉,據說中間會噴出泉水。而噴出的泉水,亦是三枝,彷佛也是三枝香。而月明泉揹著的,正好也是旭籲道!

當你步進莊月明文娛中心時,有否發現:明明是港大里一個重要的連接位,卻是多麼的難走。電梯只有上沒有下,特別是當你走進洗手間時,偏偏要上兩至三級樓梯?

李嘉誠捐贈的港大莊明月樓為什麼設計成棺材形狀

莊月明文娛中心整棟設計,就是為了困住莊月明的亡魂。

這一切,都與莊月明的死有關……

莊月明是在1990年1月1日午後,在香港旭和道獨居的家中,而不是在深水灣的李家大宅,被發現“有點狀態異常”,隨即被送往醫院,當天晚上宣告不治,終年56歲。次日,即1月2日由長江集團代表李家發佈有關消息。李家公開的消息稱莊月明是因“心臟病發,經搶救無效”去世的。但也有消息稱,這位經常抑鬱寡歡的李嘉誠夫人,是服食藥物自殺被發現之後,送醫不治身亡的,但這一說法卻無法獲得有關方面的證實。

李嘉誠夫人自殺,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周凱旋。

我們從兩件事中可以看出些貓膩。

第一,李嘉誠旗下的香港TOM集團出版事業首席執行官兼集團轄下的臺灣城邦出版控股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宏志,突然辭去在TOM集團和城邦出版機構的所有職務,僅象徵性保留了城邦集團名譽董事長和董事會成員的虛銜。詹宏志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如此突然與李嘉誠紅顏知己周凱旋控制下的TOM集團決裂,引起了外界的錯愕和猜測。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詹宏志與TOM集團分道揚鑣?原來詹宏志離開TOM集團所引發的不愉快,皆源自李嘉誠、其已經去世15年的夫人及其現在的女友周凱旋之間的“恩恩怨怨”。已經開始撰寫多年並準備出版《李嘉誠傳》的詹宏志,在處理李嘉誠夫人莊月明女士去世前後這段經歷上,及莊與李嘉誠關係這些歷史事實上,與李嘉誠本人出現了分歧。

據消息人士走漏,李嘉誠每次提到其去世的夫人莊月明時,都顯得非常傷心和難過。但在歷史事實上,到底應該實事求是如實交待記載,給逝者一個公平?還是應該遮遮掩掩,甚至竄改歷史,為親者諱?這是李嘉誠與詹宏志在處理《李嘉誠傳》有關問題上出現的分歧,也是令詹宏志非常為難的地方。消息人士表示,要寫《李嘉誠傳》,其夫人之死這段故事在目前情況下“非常不好寫”,但又必須交待清楚。這段豪門裡的恩怨情仇,尤其是有關過程,至今還是一段謎。而且這一切都發生在香港首富身上,當然很難落筆,而一旦落筆,必然會引起各方的關注和興趣。

第二, 周凱旋曾欲買斷《李澤楷》版權,因為《李澤凱》走漏莊月明死因。

有關李嘉誠夫人莊月明女士死亡之謎,以及李嘉誠家族內的恩恩怨怨,其實早在數年前香港出版的一本書中,就走漏了相當多的細節和線索。但該書出版不久就被李嘉誠的紅顏知己周凱旋派人向有關出版社施加壓力,曾欲洽談買斷版權,要把即將暴露的真相封殺於萌芽之中。

由香港明報出版社於2003年7月出版的這本《神話背後──李澤楷》,其作者曾任記者和編輯三十多年的香港資深媒體人劉山(化名)。該書首次披露了李嘉誠家族不少鮮為人知的內部照片,以及家庭內部相當詳盡的細節,包括李澤楷和母親莊月明之間非常深厚的感情,因此該書被懷疑是由李澤楷或莊月明孃家有意“放料”。當時有傳言稱,李嘉誠在壓力下,可能有意正式迎娶周凱旋,而與母親感情深厚的李澤楷對此非常反對。

儘管李澤楷之後在相關的報刊上否認此說,但有關人士欲將該書“封殺”的動作,卻令人不能不相信書中走漏的相當多細節具有相當的可靠性,如莊月明長期“憂鬱與哀愁”,長期失眠,每天都要給當時遠在加拿大的李澤楷打好多次國際長途電話,而與母親感情深厚的他非常希望“可以負起照顧母親的義務”,並“一直認為她應該離開那個地方,離開香港,離開令她不愉快的人和事,離開她的憂鬱與哀愁”。而自從母親去世之後,李澤楷在香港“最親近的,就是外公家裡,即莊家的人”。

作者劉山還走漏,莊月明去世之前那陣子,李澤楷應母親的要求,一直和她住在旭和道的家,每天要守到母親起床後,陪她吃過早餐才上班。母親去世那天早上,“待得他悠悠醒轉時,竟然發現,蓋在他身上的,是母親的晨褸。而母親呢?她已不在。她到了哪裡去了?很多很多年後,午夜夢迴時,他總會自責。

有錢人的世界不是我們常人能夠看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