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厲害!八旬“候鳥”愛書法,寫遍利川不輟筆!

厲害!八旬“候鳥”愛書法,寫遍利川不輟筆!

“蘇馬蕩、白鵲山、佛寶山……”在利川火車站迎接避暑“候鳥”的民宿主人擠滿了出站口,他們高舉接站牌,翹首以盼,等待遊客的到來。

近年來,隨著我州交通的高速發展,利川打開閉塞的大門,廣納賓客。憑藉著宜人的氣候、秀美的山水,“涼城”利川跑上了全域旅遊的“快車道”,避暑遊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遊客們在山水之間體驗著鄉愁,享受著利川的“涼爽”。

利川謀道蘇馬蕩更是成了很多外地遊客們的第二家鄉,萬州、重慶、武漢等地的遊客在這裡買房置業,感受著涼城的“天然空調”。

耄耋老人的避暑日常:散步、養花、練字,經過3個多小時的路程,小編來到蘇馬蕩,一下車,一陣涼風撲面而來,讓人頓時神清氣爽。

厲害!八旬“候鳥”愛書法,寫遍利川不輟筆!

入夏以來,重慶、武漢等地陷入“火爐”之中,只要出門就開啟“燒烤模式”。

每到這個時節,大批大批的“候鳥”開始遷徙。利川作為靠近武漢、重慶的避暑勝地,前來避暑的遊客絡繹不絕,各個景點人聲鼎沸,納涼民宿更是炙手可熱。

家住重慶市萬州區的耄耋老人郭相成,是避暑“候鳥”中的一員,每年夏天,郭老和老伴準時來到蘇馬蕩,享受這“涼爽”帶來的舒適,感受小城生活的閒適。

初見郭老,他步履穩健,精神奕奕。郭老是一名退休幹部,今年80歲,兒女都已成家立業,孫子也漸漸長大。2012年,郭老到蘇馬蕩避暑,愛上了這裡的氣候,決定在這裡買一套避暑房,“築巢”為家。

在兒子的陪伴下,郭老在夏都生態城買下了一套避暑房。“房子不大,才60幾個平方,我和老伴住已經足夠。

這裡環境好,氣候好,民風也很淳樸,我現在也是這裡的居民了,不是過客,是歸家的感覺。”每年6月,郭老和老伴王萬珍收拾好行裝,回到蘇馬蕩生活。

涼爽是每個來蘇馬蕩的人對這裡的直接感受。郭老對這裡的氣候讚賞有加。“這裡的夏天真是好,25℃左右,空氣的含氧量也高,住在這裡非常舒服,整個人每天都神清氣爽。”郭老對蘇馬蕩情有獨鍾,談及蘇馬蕩的好滔滔不絕。

在蘇馬蕩生活,每天過得很簡單,但非常悠閒自在。早上起來,繞著小區轉幾圈,呼吸新鮮的空氣,吃完早飯在家休息一會,接著去小區活動室練習書法,中午休息兩個小時,下午看書寫字,偶爾串門走動。

談及一天的生活,郭老開說:“你們年輕人會覺得很無聊、乏味,但對於我們老年人來說,這就是我們嚮往的生活,遠離喧囂,沒有家長裡短,只有我和老伴,互相照顧。”

郭老家住小區一樓,窗臺上養了十幾盆花,在郭老的精心照顧下,花朵們爭奇鬥豔,給小區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避暑不忘傳承書法藝術

在郭老家,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家陽臺擺放的一張簡單的書桌,桌上擺放著筆墨紙硯和10來支規格不同的毛筆,陽臺上還懸掛著幾幅字畫,把家裡裝點得富有書香氣息。

在和郭老的聊天中,小編了解到,郭老不僅是退休幹部,還是重慶市萬州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書法分會會長。“這些頭銜賦予我更多的是責任,我有義務將書法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欣賞到書法的美,愛上書法。”郭老指著家中的書法作品,講解楷書講究“字體方正,結構勻稱,筆畫工整”。

在蘇馬蕩生活的日子裡,郭老大部分時間與文房四寶為伴,練習書法,陶冶情操。小區的文化活動中心是他經常出入的地方。

厲害!八旬“候鳥”愛書法,寫遍利川不輟筆!

在郭老的帶領下,小編來到了文化活動中心,在進門的過道上,郭老的幾幅書法作品格外醒目,字體端正,筆鋒遒勁,讓人看後心生傾慕。

活動室牆壁上掛著郭老的幾十幅書法作品,讓簡單的活動室變得更有文化氣息。

“初到活動室,感覺這裡缺少裝飾,我現在也是小區的業主,把小區建設好也是我的責任,我盤算著把家裡的字畫拿到活動中心做裝飾,一方面讓這裡好看一點,另一方面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書法的美和魅力。”郭老在徵求活動室負責人同意後,專程跑回萬州家中取來作品用於裝飾。

郭老幾乎每天都會去活動室練習書法。吃完早餐,郭老放下碗筷,收拾好筆墨紙硯,悠閒地向活動室走去。

樂善好施,性格豪爽,郭老在小區算是人盡皆知。他對自己的書法作品不吝嗇,愛分享,只要誰想要他的書法作品,郭老二話不說,寫好贈之。

“對於書法作品,我有一個原則,只贈不賣,有人喜歡或是欣賞我的作品,無論是誰,我寫好贈予他,分文不取。”郭老還準備在蘇馬蕩的農貿市場組織一次“筆會”,與在蘇馬蕩避暑的10餘位書法愛好者,現場寫字,免費贈送書法作品,讓書法走進尋常百姓人家。

談及書法的傳承,郭老說,他現在年齡大了,精力有限,不能手把手地教,但可以將書法的魅力以作品為載體讓更多人瞭解書法、熱愛書法,讓書法薪火相傳。

“鄂西名鎮,新興涼城,水杉之王,天下獨尊,綠樹掩映,車道縱橫,日出絢麗,落霞繽紛,林不見人,人語相聞,漫步幽徑,時聞鳥鳴,塘映明月,樓頂數星……”郭老的一篇《夏都頌》描寫了蘇馬蕩的美和“候鳥”在這裡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