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城市風景:每人多背一公斤

舊氈帽,烏篷船,市井,茴香豆……來到紹興正值春早,人如同喝了陳年的黃酒,悠悠然跌進一幅濃彩的水鄉畫卷裡。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悠長的假期、一個長途旅行來讓生命甦醒,再去應付渾渾噩噩的日子。每年我都要抽出時間,去做一次旅行。


城市風景:每人多背一公斤​一個人的旅行,行李包簡潔而利落,不需要帶太多的東西。脫離繁瑣的生活,心裡突然平靜得想放聲歌唱。而臨走前我還有最後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多背一公斤。

城市風景:每人多背一公斤​這就要說到上次令我懊惱的經歷了,去年國慶期間我跟一個戶外俱樂部去江西流坑,在那裡邂逅了一些來自北京、廣州的驢友,某天在村裡的小學校中相遇,讓我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從包裡掏出一大堆文具和衣服送給那些孩子,並且對學校的現狀、需要幫助的困難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記錄。那些東西也是他們出發時帶來的。真是有心人,讓我們自慚形穢。我問他們是不是在協助某項公益活動,他們驚詫地反問:難道你不知道“多背一公斤”嗎?

城市風景:每人多背一公斤​回家惡補,才知道“多背一公斤”只是一個普通驢友提出的口號,他希望出行時多背一公斤物資,將這些物資帶給偏僻地區那些鄉村學校的孩子們,與孩子們交流,把看到的情況、需要幫助的信息傳達給更多的人。
城市風景:每人多背一公斤​“多背一公斤”使我深深地感慨,我們在出遊的時候總在千方百計減少行李,能不用的儘量不帶。事實事實上我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那些偏遠的地方,當一個熱情的小孩子為你指路,你很想報答他,也不想採取現金這樣敏感的方式,而你又發現自己的身上連一塊糖、一支鉛筆都掏不出來的時候,內心是多麼的尷尬!

城市風景:每人多背一公斤​一公斤意味著什麼?我又在自己的旅行揹包裡塞進了四五本書和兩三件衣服,還有一包精緻的小鉛筆。沒這麼簡單!“多背一公斤”給我的提議並不是隨機把物件分給那些你在半途上遇到的孩子,而是有目的地去接觸他們,給他們幫助。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家我們路上要經過的小學校,學校有四百多個學生,住校生近三百人,冬天以燒牛糞取暖,最低氣溫零下30度。相當多的孩子家裡連衣服都買不起,就靠學校每年發的兩套校服和牛糞過冬,每年冬天時,學校的老師都要到各處去為這些孩子們“乞討”舊衣服。所以這裡的孩子最缺的是過冬的厚衣服!

城市風景:每人多背一公斤​我很快決定把我的“一公斤”再加上一件羽絨服。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然而它將讓我發自內心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