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趙萬霞:愛的箴言

趙萬霞:愛的箴言

【趙萬霞專欄】

愛的箴言

原創作者|趙萬霞(吉林省通化縣大安中小學校)

身為一個老師,面對學生;做為一個家長,面對兒子;做為一個個體,面對周圍的這些孩子,我有很多的無奈,常常慨嘆現在的孩子不好管理。和別人聊天時也常常聽到抱怨,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和我們小時候沒法比。那時的我們吃不好,穿不暖,可是我們沒讓父母家長操這麼多的心。現在的孩子做什麼我們都不放心,只要離開父母的眼睛,就總覺得會出什麼事。上學放學接送,陪讀,做什麼都要有父母帶著。以前是上高中要陪讀,怕考不上好大學,現在是初中、小學都要陪讀,更有的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租房陪讀,有條件的還好說,讀到哪兒,在哪兒買房,沒有條件的就一直租房、打工。弄得家長孩子都身心俱疲。但是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事。

前兩天參加同學女兒的升學宴,遇到一初中同學,在酒精的作用下,大吐真言。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這同學的兒子在大家的眼裡一直是個優秀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從上學開始就找了市裡的老師做家教。到了初中成績依然位列年部第一,並以這樣不變的成績考取了縣重點高中,到了高中學習還是那麼出色,而且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都能夠積極圓滿的完成。到了高考時,取得了全縣第二名的好成績,領取了吉林省重點大學的通知書。在假期期間還曾師從於市裡教科所的教授的指導與點撥。奧數獎獲得過好多屆,家裡各種獎章獎狀排得滿滿的。家長以他為榮,老師為他驕傲,在大街上誰提起來都是會伸出大拇指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人稱讚的孩子,在同學的酒後吐真言當中,我才真正的瞭解了他還有的另一面。

他一直特別聽話,只要家長吩咐的話,他都會按照要求去做。三四歲時,叔叔開玩笑,進屋裡告訴他到牆角站著,他就一直站著,從中午一直到晚上,媽媽發現後,讓他快休息時,他說叔叔沒讓,沒辦法媽媽趕緊讓叔叔過來發話,這才算是解除了禁令。到了初中,每天上學,書包裡都放著一把小棒子,問過後知道那是用來防身的。他因為學習成績好,有時難免有些讓人感覺不能與人為善,偶爾也會出現一些爭鬥。到了高中,高一第一學期,因為早戀被老師發現,而老師與其談話,卻一直沒有承認而被老師找了家長被開除。但是由於孩子的家長有朋友幫忙才又回到學校繼續上學。母親也開始了兩年多的陪讀生活。在學校無論老師給他佈置什麼樣的任務,他都能很好的完成,並一直保持著很好的學習成績。到高考時,成績很出色。父母給他報了國家重點大學,可是他卻很心滿意足地去了省重點大學,當時父母很為他惋惜,可是他卻沒有什麼特別的鬱悶。他父親說現在看起來,當時他之所以願意到這所省重點大學,而不是國家重點大學,完全是為了他高中時死不承認的那段戀情。也就是說當時老師並沒有冤枉他。可是家長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有些對不住當初的那位高中老師。因為當時家長很不理解這位老師的做法。大學一二年級時,沒有好好學習,竟然掛科11門。現在已經大四結束了,卻還在家裡複習,準備為掛科的學科進行補考。

他父親講了兩個笑話:上個月,一家三口在大街上走著,街邊蹦蹦跳跳著一隻小鳥,這孩子稀奇的喊著媽媽問,這蹦跳著的是小雞還是小鴨?問得父母面面相覷;傍晚,媽媽讓他去菜園裡摘黃瓜。過了老半天,他空著手回來,問媽媽,地上沒有看到有黃瓜。媽媽氣得說他,大學上得連黃瓜長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了。

聽了老同學的講述,我心裡也感覺心酸併產生了疑問,這孩子怎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呢?仔細想想,覺得這都是學習成績好惹的禍。這孩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優秀,在優秀成績的映照下,其他方面的成長教育便都成為了陪襯,甚至是零教育。也正是因為成績優秀,身邊的所有人都會讚歎不已,即使出現了一些小的毛病,也會忽略不計。所以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缺少對除書本以外的其他教育。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知識、能力和素養是決定人生的三個重要因素,在人的一生中,從小到大學到的知識所起的作用不到5%,能力和素養才是受用終身的。而這兩者恰恰無法通過簡單延長訓練時間,增強訓練強度培養。我們要明白,教育不是短跑,而是一生的馬拉松。不能唯書本而書本,唯成績而成績,學會生活的本領,適應社會的能力才是硬道理。學習成績優秀固然好,但是其他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考試分數只是小問題,人生素養才是大問題。學習階段是基礎,而真正的生命週期是從25歲才開始的。由此也領悟到教育的目的是讓每一個人完成自我實現。

用老同學的話說就是:呵護的無微不致,愛的細緻入微,讓孩子什麼都不想,沒有進取心,沒有責任感。作為家長對孩子付出的越多,在未來受到的傷害就越大。這是我經過短期的沉澱而領悟到的點滴。相信在以後的教學生活中會因不同的事例而引發不同的思考,積澱。期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