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農村老話“雨淋新墳,騾馬成群,雨淋新土,輩輩出虎”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流轉至今,這些老話的魅力現今依然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可以說農村俗語是農村人在相互聊天交談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漢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農村日常的相互的交流中,如果沒有了各種有趣的俗語穿插其中那就像吃菜沒有鹽一樣,食而無味。尤其是一些關於喪事方面的,那麼老農就就給大家說以下這些俗語:

農村老話“雨淋新墳,騾馬成群,雨淋新土,輩輩出虎”什麼意思?

一,雨淋新墳,騾馬成群,雨淋新土,輩輩出虎

在農村文化中,喪葬文化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並且有著許許多多的講究,而現在許多的農村孩子都不一定知道,但是老一輩的人們還都是牢牢的記在心裡。而這句老話說的是,按“殯時吉凶兆”推算不太吉利!”所謂“雨淋新墳,騾馬成群雨淋新土,輩輩出虎”就是出殯剛出家門就下起大雨到下葬時沒有停頓,這叫“諱雨”。解法就只有改出殯時辰(一天有三辰)“雨打墓”是指在下葬“合墓”後到三天以內所下之雨,雨下的越大就證明會給後人留下更多的財富。

農村老話“雨淋新墳,騾馬成群,雨淋新土,輩輩出虎”什麼意思?

二,身穿熱孝,不登鄰宅

所謂的身穿熱孝服,指的就是就是根據當地戴孝的時間為準,老話“十處鄉風九不同”主要看各地風俗不同,一般分為三天,七天,等等,而在這期間內為熱孝。一般情況下熱孝期間的人不能戴著孝到別人家串門,還有的地方三年之內春節不貼對子、不放鞭炮、破五(正月初五)之前不串親戚等等。總之,戴孝期不能踏入別人家的屋簷,孝子在戴孝期間也不得隨便串門,而且一般人家也不會讓戴孝的人進入自家。

農村老話“雨淋新墳,騾馬成群,雨淋新土,輩輩出虎”什麼意思?

三,正月響雷墳堆堆,三月響雷麥堆堆

說到這句老話,在農村有個流傳的說話,在民進二月二為龍抬頭之日,從二月二開始,龍王們的假期也過完了,該開始正式工作了,於是就行雲布雨,滋潤大地蒼生萬物。即從二月二之後,才能聽到隆隆的雷聲。如果正月聽到雷聲,說明人間大地發生了不太平的事情,龍王們不得不提前工作,並且帶有怨氣,遷怒於整個一年,這一年就很難保證風調雨順了。在民間也有,正月裡打驚雷,十處豬欄九處空。(表示六畜不安)而三月打雷如果某年在立春與雨水兩個節氣之間三月間才打雷則會豐收。

農村老話“雨淋新墳,騾馬成群,雨淋新土,輩輩出虎”什麼意思?

現在看來這些老話帶點迷信色彩,毫無科學依據,是民間對雷電存在著不解和恐懼心理。尤其在不該有雷電的時期裡,有雷鳴電閃,人們更以為是將有災禍的預兆。我想更多的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的一種憧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